巨豐觀察:市值管理能否拯救藍籌
鉅亨網新聞中心
ipo重啟“盛宴”開席前夕,滬深股市遭遇調整,藍籌股首當其沖。由此,藍籌股“加強市值管理”的話題引起關注。管理層表態:“加強市值管理”簡單來講是穩定股價,“不要再讓市場繼續疲軟下去。”
每當股指大跌之時,投資者難免質問“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做了些啥?”藍籌股本該成為大盤“穩定器”,卻淪為帶領股指下跌的“急先鋒”,暴露出市值管理缺乏作為。二級市場上,藍籌股破凈不稀奇,有的股價已較每股凈資產打5折,比如三季度報顯示華泰股份(600308,股吧)每股凈資產5.36元,而今日收盤價僅為2.72元。以中信銀行、寶鋼股份(600019,股吧)為代表的銀行股、鋼鐵股大面積跌破凈資產。
在中小投資者看來,盡管控股股東增持股份並不少見,但藍籌股穩定股價的措施不夠給力。有的穩定股價措施如同作秀,“雷聲大雨點小”,很難獲得其他股東的認同,導致股價依然不見起色。監管部門鼓勵上市公司回購股票,寶鋼股份打響“藍籌股回購第一槍”,拋出不超過50億元的回購方案,但不見更多藍籌股積極響應。
值得一提的是,監管層創造了更好的市值管理條件。優先股試點的啟動,使發行優先股成為穩定股價的新手段。證監會明確表示,上市公司可以將公開發行優先股與回購普通股組合操作,既有利於優化股權結構,也有助於進行市值管理,提振投資者信心。
除了常見的增持手段外,破凈的藍籌股穩定股價還可從三方面入手。其一,實施一定力度的回購。寶鋼股份2012年8月28日宣布回購方案的當日漲停,至2013年2月8日共累計上漲28.24%,超過同期為18.32%的上證指數漲幅。這表明投資者認可上市公司巨資回購。何況股價破凈打折,上市公司實施回購本身不吃虧。
其二,回購部分普通股並發行優先股。優先股試點政策出臺之前,二級市場曾將此視為重大利好,藍籌股由此出現過強勢反彈行情。假如有銀行股率先推出相關方案的話,對整個板塊都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其三,進一步提高股東回報。藍籌股的現金分紅水平在a股市場領先,但與成熟市場相比還有差距。有的藍籌股未分配利潤較高,相當於2倍以上的每股收益,有條件進一步提高現金分紅水平。而且,“國九條”提出了優化回報機制的系統性制度安排,要求建立現金分紅、股份回購、以股代息等綜合回報體系,藍籌股不妨率先垂范。
證監會主席肖鋼近日批駁了投資虧損是投資者“愿賭服輸”或“自作自受”的觀點,指出“這些觀點貌似有理,實則漠視投資者,是政府監管不作為的表現,也是股權文化不健康的反映,有違正義原則和契約精神。”面對2013年上證指數全年累計下跌6.75%的表現,上海證交所近日表示,盡管市場服務和監管工作並不適合以指數上漲為目標,但“上交所全員仍感覺如芒在背”。顯然,破凈的上市公司該比監管層與交易所更著急,更有“如芒在背”的壓力感,須使公司經理層、董事會及股東真正成為利益共同體,力爭市值管理盡早有所作為。
藍籌股大量跌破凈資產也引起了保監會的高度重視:
繼1月7日晚間保監會放開險資可投資創業板后,1月8日,保監會發出第二道救市金牌:保監會近期將啟動歷史存量保單投資藍籌股政策,允許符合條件的部分持有歷史存量保單的保險(放心保)公司申請試點。
巨豐投顧丁臻宇認為:從近期證監會召集大藍籌公司呼吁市值管理,以及匯金公司大筆增持藍籌etf等跡象看,此次救市不再是證監會的一廂情愿,而是會同匯金公司、保監會等實力機構全方位的托市。如果這一系列組合拳還達不到預期,后續或有更為猛烈的錯失。不管怎么說,a股藍籌股只是黎明前的黑暗,一定會有燦爛的未來。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