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兆宇:互聯網金融“雙翼”結構分析及對策建議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1-07 11:47
中國人壽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網銷部負責人霸兆宇
摘要:通過分析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動因,指出互聯網金融存在“互聯網世界的新金融”及“金融互聯網化”的“雙翼”結構,向傳統金融企業提出了區別對待、重視移動互聯、構建生態及工作步驟等擁抱互聯網金融的建議。
多維度是互聯網金融的重大特征。在眾多維度中,“互聯網世界的新金融”及“金融的互聯網化”所構成的“雙翼”結構,是我們理解和擁抱互聯網金融一個切入點。
一、互聯網世界的新金融
互聯網創造了虛擬世界[ 曼紐爾·卡斯特,2003年:《資訊時代三部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虛擬世界的高速發展,以及隨著虛擬世界發展興起的虛擬經濟[ 這與成思危所述的虛擬經濟(fictitious economy)不同,是指包括virtual economy(擬實經濟)及visual economy(可視化經濟)等內容的經濟形態,姜奇平同志認為“新經濟(310358,基金吧)”也可包括在這個范疇中。],成為驅動金融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這個角度的互聯網金融,實際上是服務於虛擬經濟的新型金融業態,我們可稱之為“互聯網世界的新金融”。
(一)互聯網創造了虛擬世界
虛擬世界是指基於計算機與互聯網而產生的數字化、網絡化的空間。虛擬經濟可定義為圍繞計算機和互聯網絡,進行生產、分配、流通和消費相關活動及關聯關係的總和,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相關產品及服務的數字化、網絡化。
一開始虛擬世界主要功能是資訊傳遞和遊戲,傳統世界往往以觀察者和玩家心態對待,而虛擬世界類似一面鏡子對應著傳統世界,比如著名遊戲“第二人生”。人在虛擬世界中往往穿著“馬甲”,擁有與真實世界完全不同的身份和行為特點,因此,彼得·斯坦納在1993年的《紐約客》上發表了著名漫畫:“在互聯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
由於莫爾定律,虛擬空間的范圍、內容、復雜性及精細度,近幾十年來一直以幾何級數在擴張、增長和完善。量變引發質變,使虛擬空間發展構成了一個龐大的虛擬世界,並且與真實世界越來越接近。這個過程中,搜尋工具的出現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反映出虛擬世界已復雜到門戶網站無法展示的程度。
接近真實世界並不是虛擬世界發展的終點,相反虛擬世界的復雜程度、精細程度還會持續增長,有可能超過傳統世界。孫正義最近在題為“向世界挑戰”的講話中稱,單片機中晶體管所形成的組合數量將在2018年超過人腦,到2048年,智慧手機平均記憶容量是現今iphone的100萬倍,通訊速度是300萬倍。也就是說三十多年后的智慧手機,其復雜程度有可能將超過人腦近10萬倍。
(二)虛擬經濟的發展需要新型金融
虛擬世界的飛速發展,不僅導致與之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強勁,催生了虛擬經濟,而且隨著虛擬世界復雜程度的增加,與之相關的經濟活動也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使虛擬經濟成為世界經濟中的一個亮點。
比如,國際上圍繞互聯網企業創設及發展,有非常興旺的籌(融)資活動,股票市場對相關科技及互聯網企業給予極高估值。在國內,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 2008-2012年,我國搜尋市場復合增長率接近54%,網絡遊戲復合增長率為29%,2009-2012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年復合增長率為31%,2012年市場規模高達8.1萬億;2008-2012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年復合增長率接近79%,2012年底市場規模達到1.3萬億,占整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2%。
相對於傳統金融派生於、服務於傳統的經濟形態,當虛擬世界迅速膨脹、虛擬經濟高速增長達到一定規模后,自然出現了對金融產品的新型需求:
一是服務虛擬世界與虛擬經濟的基礎建設。比如服務於虛擬世界建設的設施采購、技術創新及內容創造,為虛擬世界建設者的擴張、並購、合作提供多樣化的信用支援。如阿里小貸、京保貝等產品。
二是服務於虛擬經濟的交易。paypal和支付寶就是最典型的服務虛擬經濟交易的產品。支付寶最後也成為淘寶變現價值並進軍金融業最重要的基礎。另外,由於虛擬世界中的價值尺度是分散和割裂的,類似傳統貨幣體系建設的早期階段,在統一虛擬世界的價值尺度、產權及物權方面可能存在重大機會。
三是創造新服務。虛擬經濟中相當多的金融服務需求可從傳統金融中借鑒、移植,但仍存在大量新需求亟待挖掘。比如,華泰保險(和訊放心保)的退貨運費保險、中國人保及國壽財險推出的虛擬財產保險、眾安在線將要提供的賣家信用保證產品等,均是典型的服務虛擬經濟運行的產品。
(三)新型金融的運作管理
傳統金融體系是基於牌照的壟斷經營。特定供應者掌握著絕對話語權,需求方只能按既定的遊戲規則獲取服務,使金融服務更像政權在經濟領域中的延伸。同時,資金融通時較高的交易成本及資訊不對稱帶來的風險,使金融業呈現出較強的規模經濟性,強化了壟斷經營的合理性。
虛擬世界更像自然界的生態環境,萬類霜天競自由,所有的參與者,不言自明地擁有創造、提供任何服務、包括類金融服務的權力,如同誕生一個新物種或者新生命一樣,不需要任何理由,無所謂需求帶來供應,還是供應帶來需求。
兩相對比,傳統金融首要解決的問題是為什么,而在虛擬經濟中的首要問題是與什么相關、怎么長大?因此,互聯網世界的新金融與傳統金融存在著思維模式、運作規律、風險特征的本質差異,管理手段可考慮以“監控”代替“監管”,以“劃定邊界”代替“行為約束”,從而以更加市場化的管理方式來平衡推動發展與風險防范的矛盾。
二、傳統金融的互聯網化
互聯網(包括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等)技術,有效地推動了虛擬世界與傳統世界的融合,推動了新生代核心消費人群行為方式的轉變,迫使金融業必須積極擁抱互聯網。這個角度的互聯網金融,實際上是傳統金融業如何固本新生,利用新技術、新手段發展的問題。我們可稱之為“金融的互聯網化”[ 萬建華,2013年:《金融e時代—數字化時代的金融變局》,中信出版社。]。
(一)虛擬世界與傳統世界的融合是基本動因
虛擬世界的發展,一開始只是與傳統世界有著對照關係,基本平行發展。但是web2.0技術,以及移動互聯網、手持智慧終端和應用的普及,使越來越多的人群跨“界”生活,極大地推進了虛擬世界與傳統世界的融合,這不僅導致虛擬世界實體化和泛在化,而且推動了傳統世界的虛擬化。
根據cnnic的統計,中國人均每周上網時長已從2008年的16.6小時上升為2012年的20.5小時,平均每天約3小時。emarketer的統計顯示,2012年中國人在各類媒體上花費的時間比例,互聯網占33%排在第一位,電視占29%排在第二位,手機22%排在第三位,國人花在互聯網與手機上的時間合計已超過50%。
社交媒體實名制也極大地加速了虛擬世界與傳統世界的融合進程。對比qq和微信,我們會發現,微信使虛擬空間與傳統空間完全融為一體,已無法分清是傳統世界虛擬化,還是虛擬空間實體化。
2011年8月份的“倫敦之炎”騷亂,是虛擬世界與傳統世界交錯、糾纏,從而產生巨大影響的重大標志性事件。一個普通的槍殺事件,在黑莓手機和twitter空間中醞釀、發酵,引發了現實世界中的巨大騷亂,形成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現實世界——虛擬世界——現實世界”的閉環流程。當然,這個騷亂另有深刻的社會與經濟背景,但是騷亂是如何被組織和觸發才是問題的關鍵,黑莓手機及twitter所創造出的虛擬空間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樣,倫敦政府之后也正是利用社交媒體的記錄作依據,逮捕了大批騷亂份子,否則按照傳統世界的司法程式,有可能根本無力采取任何行動。
隨著虛擬世界處理能力的進一步增長(包括大數據及云計算所形成的能力),我們發現,無論是傳統商業、還是教育、醫療等傳統經濟領域都在邁向虛擬化與數字化。以往認為最不可能虛擬化的能源生產及生產制造業,存在因為清潔能源、3d列印技術而轉向網絡化、數字化的趨勢,有可能徹底顛覆傳統的大規模集中生產——大規模銷售——分散使用的經濟結構[ 杰里米·里夫金,2012年:《第三次工業革命》,中信出版社。]。
在最為傳統的貨幣發行領域,目前也受到了虛擬貨幣的挑戰,今年8月,德國政府及部分美國州政府已認可比特幣的合法地位。11月20日,美國司法部及證交會的代表已向美國參議院舉證稱比特幣是一種合法的金融工具,聽證會上公布的檔案表明,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認為比特幣“或具有長期承諾”,也許能在某一天“促進形成更快速、更安全和更高效的支付體系”[ 維基百科:比特幣《發展歷史》。]。
(二)互聯網及相關技術改造金融形態
互聯網及相關技術的應用,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造傳統金融的形態:
一是交易成本大幅降低帶來的改變。數字化、網絡化的交易方式,有效降低資訊獲取和加工成本,大幅提升運營效率。使原本壓在“科斯地板”之下的潛在需求轉變為現實交易,在提升金融服務覆蓋面的同時,還使尾部市場變得有利可圖。
二是大數據帶來的改變。大數據打破了資訊不對稱,減少了逆選擇及道德風險,降低了金融中介服務的價值及專業技術門檻。在市場化背景下,這壓縮了金融行業的盈利空間,但提高了資金設定的有效性,有利於促進經濟增長。
三是出現“人人組織[ 克萊·舍基,2012:《人人時代》,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及金融業“雙邊平臺”[ 陳威如、余卓軒,2013:《平臺戰略》,中信出版社。]等新型金融組織形態。如在互聯網及社交媒體支援下,金融眾籌平臺及相互保險公司有可能成為行業發展的新亮點,並有力推進c2b(客戶私人客製)大發展。類似淘寶和人人貸一樣的聯接資金供需雙方的平臺,由於同邊及跨邊網絡外部性的有利因素,可能成為除銀行、傳統資本市場以外第三類活躍的金融交易場所。同時,由於嵌入互聯網基因的雙邊平臺擁有對數據的壟斷性掌控,極有可能成為未來競爭的核心關鍵。
以上三類變革因素,雖然沒有改變傳統金融提供信用風險解決方案,提供專業化金融投資服務的核心職能,但是仍然要求傳統金融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及時行動,站在戰略的高度進行全面的創新改革,不能僅進行局部的改良。
(三)新興消費人群將加速推進金融互聯網化
中國1980年以后出生的群體,伴隨著互聯網一起成長,已經基本將傳統世界與虛擬世界視作統一的整體,已經養成了在網上獲取資訊、娛樂、交友、購物的習慣。隨著他們日漸成為中國的主力消費人群,他們的行為方式和消費習慣,必然會推動傳統金融企業進行以下改變:
一是生產經營方式向網絡化、數字化轉型,否則有可能被將來的主流人群拋棄。
二是開發與這一代群體消費能力及價值取向匹配的產品與服務,並根據他們收入增長的步伐逐漸細化、提升。
三是必須極度重視客戶體驗。在互聯網上,客戶非常容易對類似產品及服務進行比較,如果體驗的差異較大,非常容易毀掉線下苦心培育的品牌形象和客戶口碑。
三、擁抱互聯網金融時代的相關建議
雖然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大幕已經開啟,但目前仍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還是群雄爭霸,創新不斷的局面,因此,傳統的金融企業必須在充分認識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的基礎上積極行動。
(一)充分理解和認識互聯網金融的“雙翼”結構,高度重視移動互聯帶來的新趨勢
建議傳統金融企業針對互聯網世界的新金融與金融形態的互聯網化這兩個領域,分別制定不同的發展規則和改革措施,積極順應“雙翼”結構發展演化的大潮,持續提升發展能力。
另外,移動互聯加速推進了虛擬世界與傳統世界的融合,由於虛擬經濟高速發展、傳統經濟已有龐大的現實規模,因此同時占據二者優勢的移動電子商務發展將更加迅猛。今年淘寶“雙11”成交金額中,有53.5億來自手機,是去年的5.6倍;支付寶手機支付4518萬筆,占比24%,與去年相比占比提高了4.8倍。建議有能力的企業應當更加重視在移動互聯領域的投入,爭取贏得彎道超車的機會。
(二)大型金融企業必須建設自主的產業生態
虛擬世界與傳統世界的融合發展,有可能使贏家通吃的特點擴展到金融保險領域,使未來的金融保險市場呈現出少數大金融平臺型集團,與眾多專業化、精品化服務的小公司共存的產業格局[ 易歡歡、趙國棟,2013:《大數據時代的跨界與顛覆——金融業門口的野蠻人》,宏源證券(000562,股吧)。]。
未來金融巨頭的候選人不再僅局限於目前擁有金融牌照的企業,還將包括按照互聯網運作規律、積極在虛擬世界與傳統世界“跨界”經營、有能力營造產業生態體系的平臺型企業。其主要原因:一是生態體系才是獲得活性數據的持續來源,而活性數據是企業擁有核心競爭力新的重要因素;二是擁有生態體系的企業與消費者捆綁得更緊密,客戶的粘性更強,從而擁有無法匹敵的核心競爭力;三是生態體系具有天然的壟斷傾向。
相比於互聯網企業積極搭建以自己為核心的生態圈,傳統金融企業在這方面的意識與行動明確偏慢。由於未來的競爭是生態體系層面資源整合、模式創新、產品及服務創新等綜合能力的對抗,因此,有愿望在未來成為大金融平臺的企業,現在就必須找準切入點,建立以我為主的產業生態體系。
(三)傳統金融企業切入互聯網金融的步驟建議
首先做金融的互聯網化,通過加強網絡、特別包括移動互聯渠道的基礎能力,促進傳統銷售方式的網絡化、虛擬化,在互聯網上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綜合金融產品與服務。
其次是挖掘數據嘗試創新產品及服務。一方面緊緊圍繞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探索相關領域的新機會,另一方面積極與互聯網巨頭合作,利用雙方的數據庫共同研發新產品、新服務。
第三是積極探索建立以自己為核心的多邊平臺。充分發揮自己的資源優勢、客戶優勢、能力優勢和專業優勢,以服務整體經濟為宗旨,以開放的態度聚集一批合作伙伴,並大膽嘗試適度跨界到關聯領域。
霸兆宇:中國人壽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網銷部負責人
未經和訊網許可,任何機構、媒體、個人不得轉載、發布此稿件,違者將依法追究相關責任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