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轉基因政策釋放重大利好 十三五實現玉米產業化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4-14 08:14


和訊網消息 在轉基因作物全球商業化20年後,中國決定加快產業化進程。

4月13日,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將進一步聚焦戰略重點。一是以核心技術為主的搶占科技制高點戰略,就是要瞄准國際前沿和重大需求,克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育種價值」的新基因;二是以經濟作物和原料作物為主的產業化戰略,加強棉花、玉米品種研發力度,推進新型轉基因抗蟲棉、抗蟲玉米等重大產品的產業化進程;三是以口糧作物為主的技術儲備戰略,要保持抗蟲水稻、抗旱小麥等糧食作物轉基因品種的研發力度,保持轉基因水稻新品種研發的國際領先地位。


此前的1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指出,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在農業生物技術領域,作為一個13億人的大國,我們也不能落伍,所以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強農業轉基因技術的研發,一定要搶占技術的制高點。

從2008年國務院批准設立轉基因重大專項,到國家層面的輪番表態,中國發展轉基因技術經歷了非常曲折的歷程,期間面臨了全社會的重大輿論挑戰。此番下定決心,與全球轉基因技術的重大進展不無關系。

4月13日,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在京發布《轉基因作物全球商業化 20 周年(1996-2015)紀念暨 2015 年全球生物技術/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發展態勢》報告,指出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從 1996 年的 170 萬公頃上升至 2015 年的 1.797 億公頃。生物技術僅用 20 年時間便取得 100 倍的增長,成為近年來應用最為迅速的農作物技術。

和訊網查閱報告得知,過去20年間,累計有20 億公頃的可耕地種植了轉基因作物,這相當於中國國土面積的兩倍。此外,這項技術每年幫助多達 1650 萬小型農戶及其家庭擺脫貧困,總計脫貧人口已達 6500 萬。

「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農民開始種植轉基因作物,因其經過了嚴格安全評價並被證明能夠提高作物產量。」ISAAA 創始人和名譽主席 Clive James說,他負責撰寫了過去二十年的 ISAAA 報告。

ISAAA報告顯示,生物技術在農業領域未來還有三大關鍵機遇:一是雖然當前主要轉基因市場的高應用率(90% 至 100%)很難有繼續拓展的空間,但特定產品在特定國家仍有不可忽視的潛力,例如轉基因玉米在全球還有增加約 1 億公頃種植面積的潛力,6000 萬公頃位於亞洲,而單在中國就有 3500 萬公頃,非洲也有 3500 萬公頃。

二是即將上市的85種以上的新產品正在進行田間試驗,包括由 WEMA (非洲玉米節水項目)研發的轉基因抗旱玉米,這種玉米預計將在 2017 年在非洲商業化,此外還包括亞洲黃金大米、強化香蕉以及非洲抗蟲豇豆。

三是CRISPR (成簇的規律間隔性短回文重復序列),這是一種強大的新型基因組編輯技術,這項技術相比常規作物和轉基因作物在四個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精確度,速度,成本和監管。CRISPR 和其他作物科學研究進展相結合,可以在全球 15 億公頃可耕作土地上以「可持續集約化」模式提高作物產量,並為全球糧食安全做出突出貢獻。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