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震宇專欄】製造業一去不復返?
錢震宇 2016-04-13 09:50
美國正值總統大選熱戰,參選人間彼此廝殺激烈,有趣的是共和黨的泰德克魯茲(Ted Cruz)及民主黨的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都不約而同的提出要重振美國製造業的計畫,企圖拉抬已經低迷許久的製造業;而言論屢屢引發爭議的川普(Donald Trump)喊出「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也是要振興製造業,把美國企業在國外的生產鏈拉回美國本土。
製造業可說是所有經濟產業的基本,製造業指標也跟景氣有很強的連動關係。在美國經濟成長緩步盤旋之際,同時又有油價、通膨、恐攻等因素影響,製造業PMI指數近幾年一直低於50,委靡不振,數據慘淡,也讓各參選人跳出來喊要改變。
只不過,製造業的未來面臨區域經濟位移、人工智慧(機器人)崛起以及製造業人力成本等問題,一時之間恐難解決。
根據德勤會計師事務所(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Limited)與美國競爭力委員會合作(U.S. 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所發布的「2013年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標」指出,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排名分別為中國大陸、德國、美國、印度、南韓、台灣、加拿大、巴西、新加坡及日本;5年後,則為中國大陸、印度、巴西、德國、美國、韓國、台灣、加拿大、新加坡跟越南。
報告指出,「5年後,美洲國家仍然表現出強大的製造業競爭力,美國、巴西、加拿大和墨西哥也都還是名列前15大最具競爭力的國家;可是真正的力量無疑已經轉移到亞洲,5年後前15大名單中,有10個都是亞洲國家。
報告還說,對歐洲來說,這個結果是一大警訊,因為在5年後,前15大最具競爭力的國家之中只剩下德國一個歐洲國家了。 (2013年排名,波蘭地14、英國第15)
從此跡象不難看出,製造業重心已經移往亞洲及東南亞。舉美國為例,產業鏈外移至墨西哥、中國大陸,更為低廉的勞力成本及土地成本,讓整體產製成本下降,卻也掏空美國本土;同時為了提升更高的生產效率,機器化作業已漸漸取代人力,畢竟機器人效率高、產能固定,更重要的是成本相對便宜,也不用調薪。
著名經濟學者泰勒‧柯文(Tyler Cowen)就曾表示:未來藍領階級以及可替代性高的白領階級將被機器人所取代。他還開玩笑地說,現代紡織廠只需雇用一個人和一條狗,人負責餵狗,狗則負責阻止人接近機器。這雖然是句玩笑話,但也真實的指認出製造業所面臨的現況。
不過,美國要重振製造業也不是沒有機會。美國波士頓諮詢集團(BCG)去年8月發布「全球製造業的經濟大挪移」中指出,在全球出口量最多的前25個國家中,以美國為基準(100),中國大陸的製造成本指數是96。也就是說,一件產品在美國的製造成本是1美元,在中國大陸需要0.96美元,兩者已經相當接近。
中國大陸製造業的勞工成本不斷提高,但效率卻未如預期同步升高,加上政府干預程度高,確實讓部分製造業從大陸回流到美國本土;此外,中國大陸想要拚全球經濟龍頭,勢必遇到開放市場以及產業透明化等問題,同時中國大陸為人詬病的勞工權益及工時過長等問題,也將再次浮上檯面。
伯尼桑德斯昨天在接受紐約每日郵報(New York Daily News)專訪時,一改過去指責蘋果是摧毀美國面板產業的兇手,大力贊同川普的論點,強調他會要「蘋果公司將部分產品產業鏈拉回美國,以增加製造業就業機會」,同時也希望蘋果能夠繳納應付的稅額。
看來恢復製造業榮景、全力提升製造業就業機會已成美國大選各參選人的高度共識了,現在就看他們到底能拿出什麼實際辦法,還是又是喊話,騙騙選票。
- 供應風險與需求疲軟拉鋸 油價短線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