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收益率跌至「3」時代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4-09 18:05
陳洋
即便是在銀行,還是有可能買到假的銀行理財產品,至少是不符合監管對於銀行理財產品定義的產品。部分銀行的手機APP有一些所謂的手機專屬理財產品的銷售,這些產品的發行方並非銀行,銷售門檻也不符合監管部門對於銀行理財產品的要求,卻披着銀行理財產品的外衣進行銷售。此外,為了規避理財產品銷售“全程錄音錄像”的新規,部分銀行網點工作人員主動要求投資者借助網點電腦的網銀途徑購買。“這種理財產品類似於目前銀行理財圈比較流行的委外投資,與普通銀行理財產品經常面臨剛性兌付壓力不同,銀行對於此類產品盡可能地置身事外,以第三方的形象出現”,一位股份制銀行人士表示。
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越高,風險性越大。高收益背後的教訓是慘痛的,但我們要清楚地分析和認識。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互聯網金融相對傳統金融來說,監管方面還不十分完善;行業准入門檻較低,風控不嚴也是導致互聯網金融平台頻繁出事的主要原因。甚至一些平台成立之初就是以詐騙為目的,設立資金池,將資金據為己有,“拆東牆補西牆,借新還舊”。所以投資者對於高收益率產品要時刻警惕,理財安全才是王道。
利率市場化之前,資金價格不是市場形成的,在大多數情況下不能反映資金市場的供求關系,在這種扭曲的背景下,銀行理財以更為市場化的定價方式誕生。與銀行信貸不同,銀行理財是代客理財和投資,在收益和風險的平衡上有更大的選擇空間。某業內人士表示,銀行理財在投資資產的類別上,可以從傳統的非標和債券向更廣闊的資產類別進行分散化投資,“當前中國的股權市場呈現更多的投資機會,銀行理財在股權市場應有更大作為,在銀行的投貸聯動中存在巨大的創新空間。”
近日,不少市民收到了銀行或者證券公司發來關於保本基金的推薦信息,因有“保本”二字吸引了不少投資者關注。不過,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在購買該類產品時應仔細閱讀條款,現在市面上的保本基金一般只對認購期內購買並持有到期的份額提供保本,如果提前贖回要收取不低的費率。保本投資期限通常較長,投資者要結合資金流動性需求。同時由於收益是浮動的,投資者要有產品到期未能達到預期收益的風險意識。
據金融界金融產品研究中心統計,本周銀行理財產品周均預期年化收益率跌至3.93%,進入“3”時代。7天以內的理財產品共有24款,周均預期年化收益率達到3.37%,環比降低0.18%;8天至14天期限的理財產品共有18款,周均預期年化收益率達3.69%,環比提高0.37%;15天至1個月期限的理財產品發行14款,周均預期年化收益率達3.67%,環比降低0.02%;1個月至3個月期限的理財產品共有407款,周均預期年化收益率達3.94%,環比降低0.1%;3個月至6個月期限的理財產品共發行309款,周均預期年化收益率達4.04%,環比降低0.1%;6個月及以上期限的理財產品共發行268款,其中12個月及以上期限的理財產品共有95款,周均收益率3.60%,環比降低0.44%。
從發行銀行類型來看,各期限預期年化收益率最高的理財產品多來自股份制商業銀行;從收益類型來看,高預期年化收益類型多屬於非保本浮動型。從具體各期限預期年化收益率最高產品來看,興業銀行的一款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以4.35%的預期收益率奪得了15天至1個月期限第一的位置,交通銀行的一款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以9%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居3個月至6個月期限產品收益率首位。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