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鉅亨看世界─變形蟲商社

鉅亨網李家如 綜合外電 2015-08-03 07:33


三井物產最新企業口號360 degree business innovation(圖:三井物產)
三井物產最新企業口號360 degree business innovation(圖:三井物產)

這間公司的獲利超越可口可樂 (KO-US),在各國業務範圍可與遍及全球的星巴克 (SBUX-US) 匹敵,員工人數與全球搜尋龍頭谷歌 (GOOG-US) 旗鼓相當。然而,除了日本民眾外,多數民眾對這間公司毫無所悉。


這間企業為日本赫赫有名的三井物產 (8031-JP),它的歷史可追溯到 400 年前。經過幾世紀後,現今三井物產業務範圍自和服所需絲綢至摩天高樓全部囊括在內,甚至還拆分出幾項知名品牌,如東芝與札幌啤酒等。

《彭博社》報導,如今這家日本最大的綜合商社卻面臨認同危機的困擾,除了股價跛行,其品牌名聲在日本之外幾乎無人知曉,分析師甚至不知該將這間企業歸類在哪項產業才好。現在的三井物產不禁得自問:我到底是誰?

在投資人眼中,三井物產為日本最大的石油與鐵礦石貿易商,旗下業務包含俄羅司天然氣與莫桑比克煤礦。當近來原油與金屬價格下跌時,公司股價也連帶受到影響。

但現任主席飯島彰己(Masami Iijima)顯然不這麼想,強調「我們並非能源公司」。但去年在紐約與倫敦接受記者提問與參加投資人會議時,包括該公司高級主管甚至飯島本人對於這項問題皆難以回答:「究竟你們公司在做甚麼?」對此,飯島表示「你必須要給予明確的回覆,但我們旗下有這麼多業務,實在很難讓外人了解內部實際情況。」

綜合商社

三井物產為日本眾多的「綜合商社」之一,其他知名商社還包括丸紅、伊藤忠商事、三井住友和三菱等,這些公司各個集煤礦商、推銷員、顧問、經濟人、託運人和銀行家等角色為一身。

為了讓外界更了解三井物產的業務內容,飯島決定在 2014 年中期首度推出企業品牌推廣運動。這項小組花了三個月在會議室中反覆討論,試圖為三井物產品牌進行定義,接著向高層提交兩頁的報告內容。去年 12 月,三井物產在內部網頁向員工公布結果,並召開研討會。

不斷變化

但情況對於三井物產仍舊棘手,畢竟你找不到有其他家公司如同三井物產一樣,其利益如此「各式各樣」、「不同」與「多重」,唯一不變的,就是「不斷改變」。這樣善變的特質,卻有利該企業生存,讓這家老牌企業能挺過兩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經濟危機。

三井物產最擅長的就是發現民眾所需的東西,並與其進行交易,包括石油、能源、金屬與原物料等。當日本經濟在 90 年代開始下滑時,該公司則轉向在中國投資,得以繼續蓬勃發展。接著,在 2011 年底,當大宗商品價格滑落時,許多商社開始將重點項目轉向零售、食品與服務。大和證券資深分析師 Jiro Iokibe 指出,三井應該接受商品價跌一事,並集中心力做好能源企業角色。

儘管飯島也同意,大宗商品價格距離復甦的下個循環已不遠矣,但他指出:「我們的專長是從事很多業務,並從中得出協同作用。」舉例來說,五年前三井物產開始投入美國頁岩天然氣開發,並以此為跳板進入化工、管道和燃料銷售等領域。

勇於冒險

「我看到有越來越多企業發展轉向商社型模式」飯島指出,每個機會都能觸發其他新的領域。他以美國通用電氣為例,它們從生產愛迪生燈泡起家,接著跨足鐵路、基礎設施、資訊科技和金融等產業。

通用電氣執行長 Jeffrey Immelt 則表示:「飯島非常的開放,且勇於承擔風險」並強調:「他善於集思廣義提出新點子,我非常喜歡看到他」但至今通用電氣已出售手邊多數金融業務,專注於製造領域。

此外,與三井物產不同的是,至少通用電氣是全球知名的大品牌。國際品牌顧問公司 Interbrand Japan  執行長 Yuki Wada 對此表示:「你很難計算三井物產的品牌價值」主要癥結在於該公司旗下有太多業務。

360度

只不過,對現今三井物產來說,自身品牌卻越顯重要,尤其在海外必須要有高知名度才能吸引人才加入。因此,飯島開始向曾負責偶像團體「SMAP」整體視覺設計,優衣庫母公司訊銷集團企業識別設計等案子的佐藤可士和 (Satou Kashiwa)尋求合作。佐藤受訪時笑說:「我當然三井物產這家企業」但他表示:「我有種感覺,它們做各式各樣的事情,但你不知道這些事情是甚麼?」[NT:PAGE=$]

設計人員花了半年時間和三井物產各年齡層與資歷的員工進行訪談,最後提出三井物產的形成核心為「人」。接下來並為該企業打造一項全新口號:「360度業務創新」,意即象徵三井物產將來自不同地方與知識領域的人們集結在一起,並探索新途徑開發不同商業模式。

對此飯島表示,這只是第一階段改造,整體計畫需要花上幾年的時間。他強調,公司不斷開發新領域的經營模式仍舊會繼續下去。   (文:李家如)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