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Z最新投的Funes是做什麼的?
BlockBeats 律動財經
早起看到新聞,說田納西州有個核電站冷卻塔被炸了。我看封面感覺眼熟,點進去發現是去年拍過的。那是一個陰雨天的早晨,我和重輕從納許維爾開了一個小時多小時車來到這裡。路上除了鹿和野雞什麼也沒有,直到我們把車停在門口,突然被一群大漢圍住──因為這旁邊是個私人監獄,正門正對著核電廠。我們從一進來就被這群大哥盯上了,為他們無聊的清晨增加了一抹亮色。


和許多北美刻板印象的故事一樣,大哥看到亞裔,如釋重倆負。叮囑了我們一句別飛飛機拍無所謂之後就被下一個警報吸引走了。所以這座廢棄核電廠和冷卻水塔是少數我們只拍照沒建模的建築。不過其實讓飛建模也夠嗆,實在是太大了,小飛機遙控距離根本不夠。
不過再也不可能有它的模型了。龐大、甚至有種崇高感的體量,並不能阻止它和我家旁邊的平房一樣走向最終坍塌的命運。監獄裡的犯人和保全大哥應該看了一場好戲。
人類無法獲得永恆,但我們總想對抗時間。這就是 Funes 存在的理由,也是為什麼我們把精力投入在 Funes 上。
0. 什麼是 Funes?
好像從來沒有在這特別正經的和大家介紹過 Funes。所以在講解我們的融資故事之前,先來談談什麼是 Funes。
2012 年,極端分子攻占廷巴克圖,破壞歷史遺跡。 2014 年,香格里拉遭遇大火。同年,古城阿勒頗在敘利亞戰爭中淪為戰場,遭受嚴重破壞。不遠處,巴爾米拉遺址,2015 年被伊斯蘭國夷為平地。 2019 年,巴黎聖母院遭大火肆虐。近年來,國際動盪和氣候災害日益加劇,使世界文化遺產更顯脆弱和瀕危。世界上的每個角落,每一天都可能是最後一天。我們的物質世界,亟需透過數位化來保存和記錄。
可話雖如此,一個國家的地標建築、一間家鄉世代傳承的房子、你每天都會路過的大樓...... 這些建築的物理實體,本身也是信息、是知識的載體。但我們對它們的了解,恐怕遠比你想像的少。大到建築、古蹟、廢墟,小到文物、玩具、工藝品...... 這些造物是人在地球上的痕跡與見證,它們幾乎從未被大規模地、出於收集、保護和展示等通用目的地數字化,並上傳到互聯網供人瀏覽和使用。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創立了 Funes。

Funes 像是一個物理世界的 Github。我們和全球的使用者一起,建模並儲存一切人類的建築與結構。 Funes 的資料庫現已收錄超過 1,000 座人類建築物與構築物的模型(尚未全部上線)。這些模型跨越各大洲,時間跨度超過 4,000 年,且數量仍在快速成長。
我們不敢打包票,但至少在已知的範圍內 Funes 是全球最大的建築三維資料庫——而且是開放的。
現在 Funes 平均每天新增 5 至 10 個模型,有些來自我們團隊的直接採集,其他則源自全球各地——從新加坡到摩爾多瓦——貢獻者所提交的數據。這些模型共同構成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數位資源庫,為電腦視覺與圖形學研究者、影視與遊戲創作者提供了豐富的研究素材。同時,它們也為遺產保護、建築史、考古學及其他相關領域開闢了以往難以實現的全新研究方向。
當模型夠多時,許多原本無法想像的事物會自然湧現出來。例如跨地域、跨文化的實景視覺化對比。透過這些模型,歷史學家可追溯文化理念的傳播路徑,研究不同文化如何透過建築環境回應自然條件與社會挑戰。一位古代貿易研究者如今可同時「站在」中國西北的關隘與安那托利亞的客棧遺址前,細緻比對石雕技藝與建築構造。學者還可藉助我們的大地圖功能,「連點成線、連線成面」,洞察跨地域、跨時代的發展趨勢。
Funes 的每個三維模型均附帶座標與現代位址,並與三維地形資料相關聯。因此,資料庫也成為地理資訊系統(GIS)分析與空間人文研究的強大工具,協助城市規劃研究者分析不同地形中的聚落形態與建築分佈。特別對於大遺址模型,考古學家可藉此關聯遺址位置與地理特徵、古代交通路線及早期城市規劃,檢視氣候與地形對建築發展的影響,甚至繪製建築風格跨區域傳播的圖像。這些高精度地理空間資料也可用於遺產旅遊的規劃與開發。
對於專業用戶,Funes 特別推出了一系列有助於研究的功能:
「線框模式」(wireframe mode),使工程師可穿透表面材質,查看模型三角網格的結構細節,遺產保護人員則能藉此深入分析建築的內部構造。

)專業瀏覽庫(Fup. 「正交」源自於畫法幾何,該模式透過專業測量渲染消除透視中的「近大遠小」效應。例如,一座高塔或大教堂,在普通照片中頂部往往顯得比底部更小,而「正交瀏覽」則完全避免這類變形,從而更準確地比較大尺度建築的比例——無論是科隆大教堂,還是唐代古塔,皆可以梁思成式測繪圖的精確度呈現,徹底消除透視變形與鏡頭畸變,極大有助於考古學家理解建築比例。

基於“正交瀏覽”,Funes>
依託大量測繪圖訓練與模型三維結構優化在全球率先實現「測繪線圖模式」(survey line-drawing mode),可自動生成考古級別的建築圖紙,包括平面、立面、剖面、總平面、軸測圖和正射影像等,其品質符合美國歷史建築調查(HABS)標準,滿足學術出版與比較研究的需要。此模式亦採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通用的遺產調查存檔格式,有效支持國際文物保存與「申遺」合作。

這些專業模式,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以往只能依靠昂貴實地測繪才能獲得的工具。
接下來很快 Funes 將支援 360 度全景瀏覽,不僅涵蓋建築外觀,還可深入內部,提供完整的空間體驗。研究者可「走進」13 世紀的哥德教堂,仰望高聳拱頂,觀察彩窗投在石柱上的光影;也可步入一座中國古院,體驗天井、迴廊與假山所營造的移步換景。完整的內部全景記錄可協助修復工程師確定每根樑的位置、每幅壁畫的空間關係,彷彿一座文化遺產的數位化「諾亞方舟」。

每個建築模型的介紹文件也是重要的一環。目前我們正在透過自研的 AI 管線,讓機器同時理解專家描述、學術資料和三維模型的視覺特徵,從而產生準確而易懂的百科全書式介紹。我們正在逐步推出即時 AI 解說與互動瀏覽功能。此實驗性教育工具使用戶可自由瀏覽、旋轉、縮放建築,AI 則即時解說所見細節的結構與歷史背景,實現視覺與文字訊息的深度融合。目前已經有 Demo 上線,可以在塞利米耶清真寺 Selimiye Mosque 的頁面查看效果。
Funes 希望即使建築實體受損,文明的空間記憶仍可完整存續。
建築是人類不同文明、不同時期、不同人智慧的實體結晶,它應該被全人類所共享;而不是在孤寂的角落中,走向必然的命運。很多時候,建築物被認為毫無價值或阻礙了城市發展,並被不經意地拆除。幾十年後,有人發現了這些建築不可思議的重要性,但只能透過檔案或照片來了解,而此時要挽回破壞已經為時已晚。現代人欣賞周遭一切的能力是值得懷疑的;我們周圍的所有空間都蘊含著難以想像的意義,只要能夠真正深入研究並關注它們所傳遞的訊息。
透過降低建模門檻,開放更多的數據,Funes 正推動文化遺產的真正民主化:一個來自內陸山區的孩子,如今也可與美國東海岸大學生一樣,細細觀摩世界著名建築的細節。模型存取的開放與模型收集的多元並行不悖:無論是考古隊的高精度掃描,還是當地居民用手機拍攝的照片,每一份貢獻均被收錄於檔案之中。這意味著,文化遺產記錄不再是少數專家的特權,而成為全人類共同參與的事業。
一個特定地方的價值本來就是無法估量的。它的重要性永遠無法僅從社會角度來衡量。我們第一次約會的地點,我們與寵物散步的草地,我們曾經稱之為家但如今不復存在的房間,我們對已不在身邊的親人懷有美好回憶的餐廳,我們開始職業生涯的辦公室,以及我們最後坐過的教室——這些地方可能不會引起歷史學家的興趣,但它們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具有巨大的價值,因為它們通過經歷、經歷和記憶定義了我們人類的存在。因此,保護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空間同樣至關重要。

Funes 的終極理想是將網絡領域與物理世界連接起來,不僅僅是這些經過精心研究、策劃、具有紀念意義的“重要空間”,而是我們每個人的空間,我們平凡而又親密的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
1. 關於 Funes 的融資
開始做 Funes 之後,有三個問題幾乎每次見人都會被提到:
1. 怎麼建模?
2. 怎麼賺錢?
3. 誰投的?
這三個問題有嚴格的先後關係。第二個問題下次我單獨寫文章講,這次主要聊第三個:這輪是誰投資人我們的?怎麼談的?因為融資本身是個漫長、緊張、會讓創辦人壞肚子的工作,寫起來其實不太有趣。所以為了可讀性,我就以幾個關鍵的片段為主。
我感覺在當前這個市場環境裡,主要存在兩種早期項目:創始人還沒開始,投資人就鎖定了;或者拿不到錢。像幾年前一樣,透過一個 4-6 個月週期努力融資並獲得成功的公司,實在是不多,屬於統計上的異常值。去年六月我們準備融資時,就有了這個心理預期:我們最快 12 月能拿到錢就不錯了。所以大家最好能在盡量少花錢的情況下多建模、多拿數據和成果。
有些人認為融資是一個瞬間,有人想投資你,你拿了錢,就結束了。但實際上融資是一個過程,從彼此接觸、正式上會、討論協議、打款...... 是需要時間的。所以這意味著創辦人不是說「我要憋個大的」,然後瘋狂努力幾個月,拿一個特別好的數據去見人。完全不是這樣。因為融資是個過程,所以創辦人必須在這個過程中一直讓公司往上走,讓投資人確認他沒看錯。
這樣我的生活基本上變成了兩部分:出門建模然後給用戶做分享、出門見投資人。這兩個事兒沒辦法一起做,因為投資人在的地方常常禁飛。
決定做 Funes 後我去廈門見劉鋒老師,他當時對我就一個叮囑:盡快多見人,因為市場隨時可能不好。他打消了我先做點準備再去見投資人的念頭,而是督促我越早聊、越早知道投資人怎麼想的比較好。正好那段在上海和香港跑,HG 的 KK 和 Walter 的人脈頗為豐富,幫我介紹了最早一批聊的投資人,還幫我分析 Pitch 該怎麼講。就這樣,融資算啟動了。
不得不說,劉老師的預判非常準確。時間一晃到了九月份,我已經累積了快四個月被投資人拒絕的經驗。這倒沒什麼,因為被拒絕本質上是另外一人和你看待自己公司的角度不同,有時這件事對創辦人是有幫助的。題外話,很可惜大部分投資人都問不出能讓創辦人眼前一亮的問題。偶爾遇到一個,我會非常非常感激對方。這輪融資第一個對我幫助非常大的時刻是在矽谷。當時因為疫情已經三年沒去矽谷了,超哥幫我介紹了一批矽谷的朋友。其中一位美國投資人在拒絕我後,為我分析了一小時現在在矽谷融資的挑戰和困難。要是沒有他,我估計會浪費很多時間。
一.
到了九月後,因為活動比較多我就來了新加坡。實在是太熱了,感覺自己在過一個永無止境的夏天。某個下午我正在為讚美禮堂(CHIJMES Hall)建模。因為 MegaETH 的活動在這,Shuyao 問我能不能在活動上展示 Funes,我說那就建模一下場地吧。剛弄好,當時還在 ABCDE 的 Siyuan 就給我發訊息,說要不要來見一下他們的創辦人杜均總。
我直覺是感覺 ABCDE 夠嗆能投 Funes,我走過去太遠了、太熱了。當時我穿的盛夏建模套裝:速乾衣+短褲,一身汗見人也不太好。就想說婉拒了。不過 Siyuan 給了一個我無法拒絕的理由:他說 ABCDE 的辦公大樓頂能看到讚美禮堂的屋頂。這實在無法拒絕,因為這地方禁飛,我拍不到屋頂。
到了之後他就直接帶我去見杜總了。杜總聽到我說我們像是 3D 世界的維基百科。他就跟我說自己小時候特別喜歡維基百科,一個詞條跳轉另一個詞條,假想自己會去什麼地方旅遊。一看能看半天。但那時候中文內容比現在更少,需要還需要自己翻譯,看的半懂。接著他說,Funes 的哲學很像維基百科,他完全理解為什麼我們想做這件事。
然後他說:先不說投資的事兒(心裡一緊),他個人直接捐十萬美元(心裡一驚)。
接著我倆聊了很多他當年參與做 Discuz! 的事情,這部分我早晚找他錄節目,就不再這寫了。最後他說:Funes 也值得投資,但投資的流程比較長。所以先捐再聊投的事兒。我們拿點錢也可以多乾一點。走的時候他跟我說,他真的喜歡維基,但我接下來見大部分投資人最好換個對 Funes 的比喻,人人都說自己喜歡維基,但沒有投資人想投維基。
聽到這我以為他說先捐再投就是客套話,不過依然對這十萬美元非常感激——這畢竟是 Funes 拿到的第一筆錢。結果隔天就開始推進投資的事宜了,整個流程也非常順暢。不過現在 ABCDE 這個品牌已經停止運作,換了新的名字。 Funes 可能是 ABCDE 投資的最後一個項目。
走的時候 Siyuan 沒有食言,帶我去找那扇能看見讚美禮堂的窗戶——確實能看見,但太小了,拍不下來。
這裡要特別感謝下 Shuyao,幫了我們不少忙,抱拳了! MegaETH 也是特別好的項目,裡面的每個人我都很喜歡(甚至想挖過來)。我們融資一開始 Siyuan 就介紹了 MegaETH 給我們,並且後來陸續認識了很多在這裡的朋友,對我們幫助非常大。感覺創業能找到一群可以互相幫助的夥伴是非常重要──但也常被忽略的,不只融資重要,誰陪你一起融資同樣重要。

二.
發佈者對本文章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在投資加密貨幣前,請務必深入研究,理解相關風險,並謹慎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要因為短期高回報的誘惑而忽視潛在的重大損失。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 鉅亨帶你入幣圈,11月新手課招生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