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5分鐘「氣血回春」導引術,她和媽媽身體變暖睡更好、越練越年輕
早安健康

文/早安健康編輯部
晚上飯後,紫鈴和媽媽在客廳鋪好瑜伽墊,電視螢幕上出現熟悉的畫面,一位中醫師講解著「氣血導引術」的呼吸節奏與身體韻律。母女倆「如影隨形」,一起舉手、轉身、吐納,練完後不知不覺全身微汗,卻沒有喘到不行的疲憊感,反而神清氣爽。
「這是我們每天 15 分鐘的抗老時光。」紫鈴笑著說原本以為媽媽會拒絕,畢竟這位長輩不太愛社交、不喜歡參加活動,更不可能接受高強度運動。沒想到這套課程讓她破天荒地主動練習,每週兩次、固定飯後進行,一起運動的時光裡,紫鈴也多了一些陪伴媽媽的機會,母女感情增進不少。
從倦怠到有活力,母女共修的轉變
紫鈴坦言,自己當初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去年就買了吳建東醫師的第一堂線上課程「華佗 80 代傳人的氣血導引術」,但工作忙碌一直沒時間陪長輩練習。直到今年媽媽身體狀況下滑,關節炎與消化問題讓她整日無力,她才決定陪媽媽一起開始練。
「我本身有暈眩症,脊椎開過兩次刀,裝了支架,常常覺得倦怠、沒力氣。」紫鈴回想那段時光,整個人像被掏空。但自從跟著中醫師的節奏練氣血導引術後,她感覺身體暖起來、氣血循環變好,「就像細胞被喚醒,整個人比較有活力。」
這套功法看似溫和,其實內功深厚。紫鈴說:「八段錦看起來很輕鬆,但練完全身都在流汗!」那種汗不似劇烈運動,也沒有那麼喘,而是一種身體「通了」的舒暢。練完後神清氣爽,不似在健身房重訓後精神亢奮,晚上睡得更香。
從重訓到氣功,一場身體的溫柔革命
紫鈴與媽媽其實並不愛運動,但爸爸因失智症過世,全家人變得很有病識感,知道運動的好處,才開始運動。媽媽在妹妹的鼓勵下參加有氧課,因為上課人數不多她才願意去。而紫鈴今年也意外得知她有早發性失智症初期症兆,也報名專為中老年設計的重訓課程,講求肌肉與肌耐力訓練。
「重訓是無氧,這套導引術比較像柔性的有氧運動,沒有那麼喘,卻讓身體暖起來,氣血循環流動得更順。」她形容這種「柔中帶剛」的練習方式,不只是運動,而是一種修復。練的時候,身體放鬆、腦袋也靜下來,「好像所有壓力都被呼吸帶走了。」功法熟練後,她自行增加肌肉的伸展力道,也是在肌力訓練。
今年,吳建東醫師推出第二堂課程「華佗 80 代傳人的逆齡導引術」。吸引紫鈴母女的,除了動作設計,還有中醫師講解的「抗老食補觀念與迷思釋疑」。紫鈴媽媽平常很愛看 YouTube,常會搜尋養生運動、氣功保健這些影片,但她說沒有一個講得像這個中醫師那麼清楚。
課程中會解釋氣血循環、五臟平衡與日常飲食的關聯,讓她們不只是「動身體」,更懂得從飲食與作息去養氣。紫鈴分享母女的練功方式,因為媽媽不想看太多理論說明,於是她們先找到練功的片段,還可以反覆練習,練完後媽媽很有感,才回頭看醫師的功法說明、調整哪些不舒服的地方。母女倆是愈練愈有信心、愈練愈快樂,現在她們的練功時間已由 15 分鐘增加到 60 分鐘。
「原本只是想讓媽媽動一動,沒想到連自己都變健康。」對紫鈴而言,這套練習不只是抗老秘方,更是讓母女重新連結的橋樑。她形容練功時是兩人最專注、最安靜、又最親密的時光,這場「抗老革命」沒有劇烈的爆汗,也沒有華麗的器材,只有溫柔的動作與穩定的呼吸,卻讓她們重新找回能量與笑容。

來源:《早安健康》11 月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早安健康》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