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RWA 投資爆火! 30% 人踩過 「偽資產」 陷阱, 教你 3 步看穿底層價值

金色財經


當RWA(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市場規模在 2025 年突破 800 億美元,越來越多投資人湧入這場 「實體資產上鏈」 的狂歡 —— 從紐約寫字樓到東南亞光伏電站,從藝術品到應收賬款,似乎只要冠上 「RWA」 標籤,就能成為 「穩健投資標的」。

但真相遠比想象殘酷:據 Chainalysis 數據,2025 年全球 RWA 投資糾紛中,30% 源於 「底層資產造假」,某虛假房地產 RWA 項目甚至偽造產權文件,導致 2000 名投資人損失超 5 億美元。


你手中的 RWA 代幣,真的錨定了真實資產嗎?

那些看似誘人的 「年化 8% 收益」,背後是優質資產支撐還是龐氏騙局?

區塊鏈金融老炮三哥董永在研討中直言:

RWA 的核心是「資產」,不是「代幣」,看不懂底層價值的投資,本質就是賭運氣。 

本期將帶你穿透 RWA 的 「區塊鏈包裝」,掌握 3 步避坑指南,找到真正有價值的標的。

一、【第一步】核查底層資產真實性 —— 從 「文件證明」 到 「鏈上溯源」

判斷 RWA 項目是否靠譜,首要任務是確認 「底層資產是否真實存在、權屬是否清晰」。

很多虛假項目僅靠 PS 的產權文件、模糊的資產照片就圈錢,而合規項目會通過 「法律確權 + 鏈上存證」 雙重驗證,以下三類方法必須掌握。

1.1 穿透式核查資產權屬文件

優質 RWA 項目會公開完整的資產權屬證明,且可通過官方渠道交叉驗證。

以香港 DigiFT 平台上線的 「山高控股風電資產 RWA」 為例,投資人可在平台查看三項核心文件:

·  產權證明:山高控股持有的 5 座風電場《不動產權證書》,編號可在當地自然資源局官網查詢,確認資產不存在抵押、查封;

·  收益權轉讓協議:明確將風電場未來 3 年的電費收益權轉讓給 RWA 代幣持有人,協議經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備案;

·  第三方盡調報告:畢馬威出具的資產估值報告,詳細列明風電場裝機容量、歷史發電量、運維成本等數據,避免 「資產虛高」。

反觀 2025 年爆雷的 「某東南亞酒店 RWA 項目」,其聲稱持有泰國普吉島某酒店產權,但投資人無法在泰國土地廳官網查詢到對應產權編號,最終證實文件系偽造,項目方捲款跑路。

老炮三哥董永提醒:凡是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提供權屬文件的 RWA 項目,一律按「偽資產」處理。

1.2 藉助物聯網與預言機實現鏈上溯源

僅靠紙質文件仍有造假空間,而 「物聯網 + 區塊鏈」 的組合能實現資產狀態的實時追蹤。

美國 Figure 平台推出的 「農機設備 RWA」 項目,為每台拖拉機安裝 GPS 定位與傳感器,將設備位置、工作時長、故障率等數據通過 Chainlink 預言機實時上鏈,投資人可在區塊鏈瀏覽器查看:

·  設備是否處於正常營運狀態(避免 「閒置資產冒充營運資產」);

·  每月產生的租金收益是否與項目方披露數據一致;

·  資產是否存在抵押(通過鏈上智能合約鎖定產權,抵押時自動觸發預警)。

這種 「物理資產→數據上鏈→價值驗證」 的模式,使 Figure 平台的 RWA 項目違約率僅 0.8%,遠低於行業平均的 5.2%。

1.3 核查資產是否存在 「重複質押」

「一女多嫁」 是 RWA 領域的常見陷阱 —— 同一資產被質押給多個平台發行 RWA 代幣。

2025 年歐洲某藝術品 RWA 項目,將一幅畢加索畫作同時在 3 個平台發行代幣,最終因無法兌現收益爆雷。

避免這類風險的關鍵是 「查資產抵押登記」:

·  房地產、土地等不動產,需在當地不動產登記中心查詢抵押狀態;

·  應收賬款、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需在對應的權屬登記機構(如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核查是否已質押;

·  部分平台如新加坡 Centrifuge,建立了 RWA 資產黑名單,收錄已被質押的資產資訊,投資人可提前查詢。

二、【第二步】拆解估值邏輯 —— 警惕 「虛高溢價」 與 「收益造假」

即使底層資產真實存在,若估值虛高或收益數據造假,仍會導致投資人虧損。

RWA 的估值核心是 「資產產生現金流的能力」,而非 「資產本身的市場價格」,以下兩類常見陷阱需重點規避。

2.1 避免 「資產價值≠收益價值」 的誤區

很多投資人誤將 「資產市場價格」 等同於 「RWA 代幣價值」,但實際價值取決於資產能產生的現金流。

例如某 「一線城市寫字樓 RWA 項目」,聲稱寫字樓市場估值 10 億元,發行 10 億枚代幣(1 枚 = 1 元),承諾年化 8% 收益。

但深入分析後發現:

·  寫字樓實際出租率僅 60%,年租金收益僅 3000 萬元,對應年化收益僅 3%,遠低於承諾的 8%;

·  項目方通過 「抬高資產估值」(實際估值僅 8 億元),變相降低了收益兌現能力,最終因無法支付收益導致代幣價格暴跌 40%。

正確的估值邏輯應是 「現金流折現法」:

以山高控股風電 RWA 為例,其 5 座風電場年均發電量 1.2 億千瓦時,每千瓦時電費 0.5 元,扣除運維成本後年凈收益 4800 萬元,項目發行 4.8 億枚代幣(1 枚 = 1 元),對應年化收益 10%,且收益與資產實際現金流匹配,估值合理。

2.2 穿透核查收益來源與分配機制

「收益造假」 是另一個重災區 —— 項目方通過虛構收入、挪用資金等方式偽造收益數據。

2025 年某 「應收賬款 RWA 項目」,聲稱持有某電商平台 1 億元應收賬款,承諾年化 7% 收益,但實際該電商平台並未產生對應欠款,項目方用新投資人資金支付老投資人收益,典型的龐氏騙局。

投資人可通過以下方法驗證收益真實性:

·  查收益憑證:要求項目方提供資產產生收益的原始憑證,如電費單、租金髮票、應收賬款回款流水,且需與上鏈數據一致;

·  看分配機制:優質項目會通過智能合約自動分配收益,如每月 10 日將收益按持有代幣比例自動發放至投資人錢包,避免項目方截留;

·  分析收益穩定性:避免收益波動過大的項目,如某 「電影版權 RWA 項目」,收益依賴票房分成,不確定性高,而水電、租金等剛性收益資產更穩健。

老炮三哥董永在研討中舉例:

「同樣是房地產 RWA,住宅租金收益比商業地產更穩定,因為住宅需求剛性,而商業地產受經濟周期影響大,投資人應優先選擇現金流穩定的資產類型。」

2.3 對比行業平均估值,避開 「溢價陷阱」

不同類型 RWA 資產有相對合理的估值區間,偏離過多即存在風險:

·  房地產類:合理本益比(P/E)通常在 10-15 倍,若某住宅 RWA 項目 P/E 達 25 倍,需警惕估值虛高;

·  應收賬款類:貼現率通常比同期貸款利率高 2-3 個百分點,若某應收賬款 RWA 承諾年化 15% 收益,遠超行業平均的 8%,可能存在風險;

·  基礎設施類(水電、風電):因現金流穩定,估值可適當放寬至 15-20 倍 P/E,但需確認資產折舊、維護成本是否已充分考慮。

三、【第三步】防控風險 —— 從 「退出機制」 到 「合規性」 的全鏈條保障

即使底層資產真實、估值合理,若缺乏完善的風險防控機制,仍可能面臨損失。

以下三個維度的風險點必須提前評估。

3.1 確認退出機制:避免 「鎖死資金」

很多 RWA 項目存在 「流動性陷阱」—— 代幣無法轉讓或贖回,導致投資人資金被套。

2025 年某 「藝術品 RWA 項目」,承諾鎖倉 3 年,期間無法贖回,最終因資產貶值,投資人只能承受虧損。

優質項目會設計靈活的退出機制:

·  二級市場交易:在持牌平台上線代幣,如 HashKey、DigiFT 等,投資人可隨時買賣,流動性有保障;

·  定期贖回權:如每月開放一次贖回,項目方按面值庫藏股代幣,需提前確認庫藏股資金是否有保障(如設立贖回準備金);

·  資產處置條款:若項目出現風險,可通過智能合約自動觸發資產拍賣,用拍賣款兌付投資人,避免 「血本無歸」。

例如美國 Propy 平台的 「房地產 RWA 項目」,若投資人急需資金,可將代幣在平台二級市場轉讓,或申請平台協助處置對應房產,確保資金能及時退出。

3.2 評估合規性:遠離 「政策風險」

RWA 項目涉及實體資產,合規性尤為重要,需重點關註:

·  發行主體資質:優先選擇持牌機構發行的項目,如香港持牌平台 DigiFT、美國 SEC 註冊的 Figure 平台,避免無資質機構發行的 「灰色項目」;

·  資產所在地政策:不同國家對資產代幣化的規定不同,如中國禁止境內資產代幣化,若某 RWA 項目聲稱錨定中國境內房產,需警惕政策風險;

·  稅務合規:確認收益是否需要繳稅,如香港 RWA 項目收益需繳納 15% 利得稅,項目方是否已協助完成稅務申報,避免後續糾紛。

3.3 分析風險緩釋措施:降低虧損機率

成熟的 RWA 項目會設置多重風險緩釋手段:

·  超額抵押:如某應收賬款 RWA 項目,抵押率(RWA 代幣發行量 / 應收賬款金額)僅 70%,預留 30% 緩衝空間,即使部分應收賬款無法收回,仍能覆蓋投資人收益;

·  保險保障:為底層資產購買保險,如房地產 RWA 項目購買火災、地震保險,風電項目購買設備故障保險,降低意外損失;

·  風險準備金:從項目收益中提取 5%-10% 存入風險準備金帳戶,用於應對資產收益波動,確保投資人收益穩定。

四、典型案例拆解:從 「爆雷項目」 看避坑關鍵

通過兩個真實案例的對比,能更直觀理解 RWA 投資的避坑邏輯。

4.1 反面案例:某東南亞酒店 RWA 項目(2025 年爆雷)

·  底層資產:聲稱持有泰國普吉島某四星級酒店,估值 5000 萬美元;

·  暴露問題:①無法在泰國土地廳查詢產權編號,文件系偽造;②收益數據僅靠項目方口頭披露,無電費單、客房入住記錄等原始憑證;③無退出機制,代幣無法轉讓,鎖倉期 5 年;

·  避坑關鍵:若提前核查產權文件、要求收益數據上鏈、確認退出機制,即可避免入坑。

4.2 正面案例:山高控股風電 RWA 項目(2025 年正常營運)

·  底層資產:5 座風電場,產權清晰,可在自然資源局查詢;

·  優勢亮點:①傳感器實時採集發電量數據上鏈,收益透明;②智能合約自動分配收益,每月 10 日到賬;③在 DigiFT 平台上線,可隨時交易退出;④購買設備故障保險,設立 10% 風險準備金;

·  投資回報:年化收益 10%,上線 6 個月無違約,代幣價格穩定在 1 美元(錨定面值)。

老炮三哥董永在研討中總結:

兩個案例的差距,本質是「是否尊重資產規律」—— 虛假項目靠故事圈錢,合規項目靠資產產生的真實現金流支撐,投資人只要堅持「查資產、看估值、控風險」,就能避開大部分陷阱。

—— END ——

【華鏈 · 鏈金爐_No.28】

來源:金色財經

發佈者對本文章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在投資加密貨幣前,請務必深入研究,理解相關風險,並謹慎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要因為短期高回報的誘惑而忽視潛在的重大損失。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