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聞》國家醫保局首次公開7宗個人騙保案例,涉冒名就醫…
經濟通新聞
《經濟通通訊社11日專訊》國家醫保局今日公布7宗個人欺詐騙保典型案例。這是國家醫保局會同相關部門開展醫保基金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以來,首次公布個人騙取醫保基金典型案例,涉及冒名就醫、倒賣醫保藥品等。
這7宗個人欺詐騙保典型案例包括:廣東省深圳市李某冒名就醫和倒賣醫保藥品騙保案;北京市藥販子于某夫妻倒賣醫保藥品騙保案;湖北省孝感市參保人邱某、柯某利用門診慢特病待遇倒賣醫保藥品騙保案;上海市參保人胡某某涉嫌倒賣醫保藥品騙保案;新疆克拉瑪依市參保人談某某開具虛假票據騙保案;吉林省白城市參保人高某將第三人已支付的醫療費用納入醫保重複報銷騙保案;天津市參保人張某冒名就醫騙保案。
*深圳冒名就醫並倒賣醫保藥品案,兩人被判囚1年6個月及2年4個月*
據介紹,在這些案例中,大數據篩查發揮了重要作用。如廣東省深圳市醫保局依託大數據模型,監測到本市李某等多名參保人存在異常開藥行為。經查,2023年2月至2024年7月
期間,李某利用從網友處獲取的醫保帳戶信息,頻繁冒名前往深圳市多家醫院、藥店就醫購藥,隨後將藥品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倒賣給某藥店店主王某。被查後,李某退回涉案剩餘贓款22495.63元(人民幣.下同),王某退回贓款91820.63元。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以詐騙罪判處李某有期徒刑2年4個月、處罰金6000元,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判處王某有期徒刑1年6個月、處罰金5000元。
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各級醫保部門將持續加大監管力度,依託藥品追溯碼等技術手段,深化多部門協作,對騙保行為「零容忍」。(jq)
- 2025降息周期,誰能決定美股走向?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