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閱兵中的科技力量:軍工巨頭聯手展示中國製造實力
金色財經
2025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日,一場舉世矚目的盛大閱兵活動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這次閱兵是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入新征程的首次閱兵,也是繼2019年國慶大閱兵後我軍新一代武器裝備的集中亮相。除了國產現役主戰裝備受閱,還有大批新型裝備首次亮相。
這場閱兵不僅讓全世界重溫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歷史,也展示了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更彰顯了我國科技實力的顯著增強。在這些令人矚目的成就背後,是一個又一個代表新質生產力的創新先鋒企業,它們共同構築起中國國防現代化的堅實基礎。
閱兵盛況空前,科技賦能國防新力量
此次九三閱兵,規模之大令世界矚目。閱兵編設45個方(梯)隊,按照閱兵式、分列式兩個步驟進行,時長約70分鐘。受閱武器裝備以新型四代裝備為主體。如新型坦克、艦載機、殲擊機等,按作戰模塊進行編組,展示我軍體系作戰能力。
此外,還有陸上、海上、空中系列無人智能和反無人裝備,以及網電作戰等新型力量接受檢閱。
新型無人機、定向能武器、電子干擾系統等尖端裝備的亮相,展示了我軍新域新質戰力。
一批高超聲速、防空反導、戰略導彈等,展示了我軍強大的戰略威懾實力。
裝備方隊按照實戰化進行聯合編組,編為陸上作戰群、海上作戰群、防空反導群、資訊作戰群、無人作戰群、後裝保障群和戰略打擊群等。從閱兵的編排設計上,可以清晰感受到我軍軍事力量的結構更趨於完善、新域新質力量比重顯著上升、裝備力量體系更加完備的特點。
此次閱兵展出的尖端裝備背後,凝聚着中國軍工企業的集體智慧和技術創新。從航空裝備到地面裝甲,從導彈系統到電子資訊平台,每一件受閱的裝備都體現了中國國防科技工業的最高水平,也是多家軍工龍頭企業的最新科技成果。接下來,筆者就帶各位這些「幕後英雄」:
中航成飛——藍天利劍的鍛造者
中航成飛旗下的產品,普通大眾早已耳熟能詳,在本次閱兵中也是大出風頭。
作為中國航空工業的重要骨幹企業,在此次閱兵中展示了其卓越的技術實力。成飛參與研製的多型先進戰機在閱兵式中精彩亮相,彰顯了中國航空工業的最高水平。
殲-10系列戰鬥機作為成飛的代表作品之一,在此次閱兵中再次翱翔天安門上空。這款完全由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三代戰鬥機,展現了成飛在戰鬥機設計、製造和集成方面的強大能力。
更引人注目的是殲-20機型,它是中國第四代重型隱身戰鬥機,也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戰機之一。殲-20的亮相展示了中國航空工業在隱身技術、航空電子、飛行控制等尖端領域的最新成就。這款戰機的批量服役和持續改進,體現了成飛在高端裝備研發和製造方面的深厚積澱。其完善的製造體系和精湛的工藝水平,為中國空軍提供了大批先進武器裝備。
中航沈飛——中國殲擊機的搖籃
中航沈飛歷來被譽為「中國殲擊機的搖籃」,在閱兵中亮相的殲-11系列,本來是在引蘇-27戰機的基礎上,通過消化吸收再創新發展而來。這款戰機的成功研製,標誌着中國航空工業掌握了第三代重型戰鬥機的製造技術,並為後續型號的自主研發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殲-11基礎上,沈飛創新發展出了殲-16多用途戰鬥機,其具備強大的對空、對地、對海作戰能力。
沈飛旗下的另一款新品是殲-35隱身戰鬥機,這是我國自主研製的另一款第四代隱身戰鬥機。殲-35的亮相展示了沈飛在隱身技術、先進材料、航空電子等領域的突破性進展,體現了中國航空工業在多型號高端裝備研發方面的強大實力。
光啟技術——尖端裝備核心系統級供應商
在眾多受閱的裝備中,光啟技術參與了多款最新型號的研製。作為國內超材料領域的引領者,其核心技術已成為新一代尖端裝備研發與製造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
超材料技術通過人工微結構設計,使產品獲得常規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在電學、磁學和光學等方面展現出獨特優勢。這種技術被美國國防部列為「六大顛覆性基礎研究領域」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光啟技術已將超材料技術廣泛應用於我國先進飛機、電子通信系統等多個尖端裝備領域。其超材料產品能有效提升裝備的電磁調製性能、增強結構的強度和耐久性,並實現輕量化設計。例如,在航空裝備中,超材料結構件可實現減重50%,並大幅提升機載天線通信距離,實現航空裝備特性升級。因此,超材料技術有望成為新一代尖端裝備的必需品。
由於在技術上的領先性,近幾年光啟技術連續獲得大型主機廠的研製訂單,深度參與多款主力型號的研製。今年上半年,光啟技術大量研製訂單轉入批產狀態,超材料產品批產收入達9.36億元,年增率增長47.35%,占營業收入比重高達99.23%,成為拉動業績增長的主引擎。
為了應對激增的批產需求,光啟技術正積極擴大產能。709基地二期已啟動交付,生產規模達去年同期的1.5倍;株洲905基地一期已於2025年8月16日完成設備調測並試生產,預計10月中下旬大規模投產;天津906基地正按計劃推進基建,計劃11月下旬投產。
這些基地的建成投產將顯著緩解公司的產能壓力,為後續批產交付提供堅實保障,也將在更多國家級戰略產業中發揮關鍵作用。
航發動力——中國航空發動機的領軍者
我國航空裝備的快速發展,與航發動力的技術突破密不可分。作為國內唯一能夠研製全譜系軍用航空發動機的企業,此次閱兵中展出的多款裝備都應用了航發動力的產品。
航發動力研製的太行系列(WS-10)發動機已廣泛應用於殲-11B、殲-16等主力戰機上,這款發動機的成功研製和大規模列裝,標誌着中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擺脫了對進口發動機的依賴。
殲-20戰機性能之所以出色,渦扇-15(WS-15)發動機功不可沒。其世界領先的性能,使得殲-20能夠躋身世界頂尖五代機行列,並實現了完全的國產化。
渦扇-19(WS-19)發動機則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四代渦扇發動機,預計將配備於新一代隱身戰鬥機和無人機平台。這款發動機的研製成功,進一步豐富了中國航空發動機的產品譜系,提升了中國航空裝備的自主保障能力。
洪都航空——中國教練機龍頭
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在此次閱兵中展示了其全譜系教練機產品。公司成立於1951年,是在抗戰時期"第二飛機製造廠"遺留基礎上組建的國營洪都機械廠。
洪都航空研製了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架初級教練機初教-6,累計生產交付3000多架,為我國培養數以萬計的飛行員。此後又研製了K8基礎教練機(與巴基斯坦合作研製,開創了中國航空研製引進外資的先河)和L15高級教練機。
L15"獵鷹"高級教練機是洪都公司的明星產品,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具備研發、製造高級教練機的國家之一。該機採用電傳飛控系統,飛行員能在實戰訓練狀態下降低心理負擔,敢於大膽飛出極限動作。通過加裝雷達、電子戰、數據鏈等設備,L15已經完全脫胎換骨,被譽為飛行員培養的"碩博連讀"平台。
中無人機——翼龍家族的締造者
中航(成都)無人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是"翼龍"系列無人機的研製主體,在此次閱兵中展示了中國在高端無人機領域的最新成就。"翼龍"無人機自2007年首飛,歷經16年發展,已成為當之無愧的無人機國家隊。
"翼龍"家族已形成包括翼龍-1、翼龍-2、翼龍-3、翼龍-10等系列平台,具備"噸位全覆蓋、高度速度全覆蓋和任務能力全覆蓋"的突出特點。翼龍-2無人機是中高空、長航時多用途無人機系統,具備全天時、全天候、全疆域、多場景任務執行能力。
"翼龍"無人機最大航時達45小時,航程最大可達1萬千米,在軍用和民用領域都發揮着重要作用。在民用領域,重點圍繞"大氣象、大應急、大安防"需求開展技術攻關,成功完成了多項任務。
新余國科——特種裝備的創新者
江西新余國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雖然在閱兵裝備中不直接亮相,但作為國防科技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軍隊提供了多種特種裝備和技術支持。公司的"增雨防雹火箭彈發射架"發明專利榮獲第二十四屆中國專利優秀獎、首屆中部六省高價值專利大賽二等獎。
該發射架產品採用模塊化設計,配置豐富,具有高度自動化、資訊化、可靠性高、操作便捷等特點,技術成果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新余國科的產品在氣象干預、特種彈藥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體現了中國國防科技工業在細分領域的專業化和精細化發展。
除了以上列舉的這些各領域龍頭,還有很多在幕後貢獻創新力量的「新質生產力」。無數事實證明,科技不僅是核心戰鬥力,更是民族復興的戰略支撐。正如80年前的勝利不是求來的一樣,今天我國體系化的新域新質戰力和強大的戰略威懾實力也是求不來、買不來的。唯有堅定不移地走自主創新之路,將科技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安全。歷史昭示我們,只有國富兵強,歷史屈辱才不會重演。持續推進科技強軍,築牢國家安全屏障,才能讓中華民族成為世界和平的壓艙石。
來源:金色財經
發佈者對本文章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在投資加密貨幣前,請務必深入研究,理解相關風險,並謹慎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要因為短期高回報的誘惑而忽視潛在的重大損失。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 新手學買幣,完課再抽比特幣!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