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宗魁:下半年中國經濟可能面臨兩個主要的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二季度gdp同比增長7%,與一季度持平。我們認為,第三產業的逆勢上升(尤其是金融業增加值增長迅速),房地產市場的恢復使得投資不再下滑,是二季度確保gdp達到7%的關鍵因素。
上半年第一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6.1%,比2014年低了1.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8.4%,比2014年上升0.3個百分點。
第二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下降至39.8%,為1991年以來首次低於40%;拉動gdp增長2.8%,比2014年下降0.6個百分點,是經濟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6.8%,比去年上升9.8個百分點,拉動gdp增長4%,比2014年回升0.4個百分點,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這也是近兩年經濟結構變化的一個突出表現。
在第三產業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業。上半年金融業產值同比增長17.4%,比2014年上升7.2個百分點。由於金融業在經濟中的占比為7.4%,上半年金融業產值的增長就多創造了0.53個百分點的gdp。
從需求結構來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繼續提升,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7個百分點。
1-6月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4%,雖然比2014年下降4.3個百分點,但是下降趨勢已經放緩。6月單月投資增長11.6%,連續兩個月小幅回升,這主要得益於房地產投資的見底和基建投資的發力。
6月地產銷售延續之前幾個月的強勢,房地產銷售額與銷售面積單月同比增速分別由5月的24.3%和15.0%進一步攀升至32.1%和16.0%。6月房地產投資小幅改善,同比增速從5月的2.4%提升至3.4%。
隨著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快速推進,地方政府財力有所加強,推動基建投資出現回升,基建投資單月同比增速由5月的15.1%提高至6月的20.6%。
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比5月份加快0.7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增速小幅回升。消費也小幅改善,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6%,比5月上升0.5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回升。
6月份廣義貨幣供給量(m2)增速為11.8%,比5月份提高1個百分點。新增人民幣貸款從5月份的9010億元增加至1.27萬億元,短期貸款和長期貸款都有所提升。6月份新增短期貸款從5月份的3580億元增加至7020億元,而新增中長期貸款從4610億元增加至6120億元。
不過,從整個二季度看,信貸投放的節奏反而有所收縮,新增人民幣貸款同比僅增長6%,遠遠低於2014年四季度的30%和一季度的22%。這也側面說明,為何銀行的超額準備金居高不下,銀行沒有動力把它轉化為貸款。
雖然短期內經濟存在一些積極向好的特點,但下半年可能面臨兩個主要的風險:
首先,股市的暴跌可能會大大影響金融業產值,如果下半年金融業產值增長回復到2014年的水平,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gdp增速就只能有6.5%。政策如何彌補這一缺口是個關鍵問題。
其次,雖然房地產銷售在回暖,但主要局限在一二線城市,從目前的表現看,銷售的改善還沒有明顯的傳導到投資上。所以,下半年房地產銷售能否持續,並最終帶來房地產投資的徹底好轉,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在政策方面,經過一段時間的總量放松后,短期的流動性已經非常充裕,但長期的資金仍顯不足,未來政策的主要任務是降低長期實際利率。隨著地方財政邊際上松綁,更加積極,預計年內貨幣政策或從總量寬鬆轉向以定向寬鬆為主。(本文作者廖宗魁系證券市場周刊宏觀部主任、和訊特約研究員)
- 此時該續抱美股還是出場為妙?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