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回暖 台灣企業積極尋求新商機與合規發展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股市受降息及貿易復甦推動 台灣企業積極拓展新機會
全球股市因美國聯準會降息及地緣政治緩和而持續上升,尤其是那斯達克指數再創新高,推動股票型ETF上周淨流入229.70億美元,其中美國市場吸引170.20億美元資金[1]。同時,中國稀土出口在7月強勁復甦,增長69%至6,422噸,顯示貿易戰陰霾逐漸解除,並可能影響美國及歐盟的供應鏈策略[2]。市場分析師認為,這些因素將進一步促進風險性資產的吸引力,投資者可考慮全球化配置及加碼科技創新產業。
在再生能源領域,中美晶 (5483-TW) 的交易量持續增長,預計今年將達5億度,並計畫拓展至輕資產服務領域,這將帶來至少800億元的營業額,顯示出能源服務業的潛力[3]。同時,鴻海 (2317-TW) 旗下的富智康 (FIH)(02038-HK) 獲得ISO 37001反賄賂管理系統認證,強調誠信與透明運營,並建立風險評估及舉報機制,這不僅提升了企業形象,也為未來的業務拓展奠定了基礎[4]。這些動態顯示出台灣企業在面對市場挑戰時,正積極尋求創新與合規的雙重發展策略,為未來的成長鋪路。
振大環球 (4441-TW) 預計於9月初掛牌上市,並看好下半年獲利將優於上半年,主要受益於美國關稅政策的明朗化及客戶需求的回升,特別是電商平台的網紅經濟推動新商機[5]。此外,環球晶 (6488-TW) 董事長徐秀蘭指出,232調查將影響半導體關稅,然而公司在9個國家的生產布局可有效降低關稅壓力,並預計明年12吋產品將成為營收主力[6]。這些因素顯示出台灣成衣及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持續增強,未來將吸引更多投資者的關注。
比特幣市場受到知名交易員 Peter Brandt 的支持,認為其價格在 2025 年底有望達到 28 萬美元,這一看法基於自 2011 年以來的價格周期分析,顯示未來 12 至 15 個月內仍有創歷史新高的潛力[7]。同時,台股在外資持續買超的推動下,創下歷史新高,外資買超達 44.77 億元,主要集中於鴻海及群創等權值股,顯示市場對科技股的信心依然強勁[8]。這些趨勢反映出全球資本市場對於數位資產及科技股的熱情,並可能在未來持續影響投資者的資金配置策略。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