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台股最新動態:聚賢研發業務強勁增長 外資賣超創新高 科技股持續領漲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動態:聚賢研發訂單激增,外資賣超創新高,科技股持續強勁增長

聚賢研發 (7631-TW) 最近獲得新加坡上億元訂單,推動在手訂單達18.79億元,顯示出其業務擴展的強勁動能。第四季將迎來營收認列高峰,並計畫在美國設立子公司以抓住製造商機[1]。然而,台股面臨外部挑戰,美國可能對半導體產品徵收高達300%的關稅,市場對台積電 (2330-TW) 的豁免情況充滿關注。在此背景下,外資終止連續買超,投信賣超量創新高,投資人需謹慎應對可能的獲利了結壓力[2]。整體而言,聚賢研發的成長與台股的波動形成鮮明對比,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及基本面變化,以制定相應的投資策略。
台股表現穩健,加權指數連續兩周上漲1.3%,總市值達78.42兆元,企業獲利成長成為主要推動力。尤其是AI相關概念股的活躍表現,顯示市場對於科技創新的信心持續增強[3]。美股的高檔震盪亦為台股後市提供支撐。法人指出2024年台灣獲利將達4.05兆元,2025年更有望創下歷史新高,顯示出市場情緒偏多[3]。同時,統一超食代在麻豆投資14億元打造智慧鮮食供應鏈,利用AI技術提升生產效率,這不僅回應了外食市場的增長需求,也強化了地方經濟與供應鏈韌性,顯示出企業在科技應用上的積極布局[4]。因此,台股在AI主旋律的引領下,未來仍具備良好的成長潛力。
光聖 (6442-TW) 在挪威主權基金的加持下,股價創下797元新高,周漲幅達30.23%,顯示出市場對其未來營收及毛利率的樂觀看法。尤其是AI算力需求的增長將推動其毛利率從2022年的31.81%提升至55.62%[5]。同時,宏達電 (2498-TW) 於台灣推出的VIVE Eagle智慧眼鏡,雖然面臨Meta的強大競爭,但憑藉在地化設計及技術優勢,仍有機會在特定市場中取得突破。然而,其高於Meta產品的定價可能成為消費者購買的障礙,需加速全球布局以提升市場競爭力[6]。整體而言,這兩家公司在各自領域的表現反映出科技產業的快速變化與市場需求的多樣性,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其未來發展動向。
鴻海 (2317-TW) 參加美國台灣形象展,展示其在北美市場的最新布局,特別是純電SUV「MODEL C」及AI伺服器平台,顯示其在科技創新及智慧製造上的積極進取[7]。透過在威州、加州及德州等地的生產據點,鴻海不僅強化了台美產業合作,也展現了其利用NVIDIA架構提升伺服器性能的能力,並計畫進一步整合生成式AI技術於CityGPT平台。這些舉措反映出鴻海在全球科技競爭中持續追求技術領先的決心,未來將可能成為推動台灣與美國科技合作的重要力量。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波段上揚股

#營收創高股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