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拿著11億美金的以太坊,Vitalik還在親自洗衣服

BlockBeats 律動財經



清晨的新加坡,陽光剛剛掠過濱海灣一帶。就在離市中心不遠的一個公寓內,一個瘦高的年輕人站在窗邊,黑色的瞳仁專注而平靜。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律動財經圖片

他穿著簡單的 T 恤和短褲,頭髮略顯蓬亂,看起來和任何一個早起散步的程式設計師沒什麼不同。很少人會注意到,這個看似普通的年輕人,正是以太坊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區塊鏈世界裡的「V 神」,一個在數位領域近乎神話,卻在現實生活裡極力隱匿自己光環的極客。

V 神說他喜歡新加坡的清晨。這裡的空氣濕潤而清新,城市剛剛甦醒,沒有白天的喧囂,也沒有加密產業永不停歇的噪音。


他偶爾會在這裡駐足,思考以太坊的下一個升級,或只是放空自己。這種時刻,他不再是那個被全球加密貨幣社群所仰望的「V 神」,而只是一個 30 歲的年輕人,享受片刻的寧靜。

從「數位遊民」到新加坡居民新加坡

2023 年初,以太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在推特上透露自己獲得了大量資訊

這位出生於俄羅斯、成長於加拿大、常年旅居全球的「加密遊民」,為何最終選擇這個東南亞城市國家作為長期基地?

答案或許藏在他的日常生活軌跡中。 某一天上午,他可能會出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與研究人員討論零知識證明技術的最新進展。

下午,他可能步行到附近的中峇魯社區,在一家名為「Plain Vanilla」的咖啡館修改以太坊改進提案(EIP)。 這種學術氛圍濃厚又充滿生活氣息的環境,正是他選擇新加坡的關鍵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V 神往往保持低調和神秘。 Plain Vanilla Bakery 店員確認,他每週至少來 2-3 次,通常點一杯黑咖啡,工作 3-4 小時。

他在新加坡住所,可以說是完美地映證了隱匿於都市的極簡主義。 他租住在中峇魯的低層公寓,而非豪華公寓或服務式住宅(如許多加密富豪偏好的濱海灣或聖淘沙)。根據新加坡房產市場數據,類似單位月租約 5,000-7,000 新元。遠低於他的財務能力,符合他的極簡風格。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鄰居也曾提到:「他經常穿拖鞋下樓買咖啡,看起來就像個普通租客,完全不像億萬富翁。」

這種極簡風格並非刻意為之,而是他長期以來的習慣——對他來說,物質需求從來不是奢侈的想法的自由。 「我不想要馬斯克那樣的生活。」他曾多次公開表達這一觀點。

在新加坡,他確實避開了矽谷式的個人崇拜。沒有保鑣隨行,沒有社群媒體上的高調炫技,他甚至很少接受採訪。

平時,他日常出遊主要依靠地鐵和步行。曾經有人在地鐵站拍到他戴著耳機靜靜在地鐵站坐等車的身影。

要知道,那一年他的身家就已經有 7.39 億新幣了! 億萬富翁搭地鐵不說沒有,但像 V 神這般架子小的也確實不多。

事實上,V 神本人倒是對媒體大肆報道這個新聞相當感興趣,還特意轉發了報道並配文“媽媽我(因為搭地鐵)而上新聞了!”


也難怪網友會發出「平生第一次看到億萬富翁擠地鐵」的感慨了。

圖源:小紅書網友 @人煙稀少

然而,和生活中的簡樸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對於慈善的慷慨。

2021 年,他向印度新冠救助基金捐贈了價值 12 億美元的 SHIB 代幣;2023 年,他又向抗擊瘧疾基金會捐贈 1500 萬美元。這種「個人極簡,公益慷慨」的生活方式,消息曝光後,這讓他得到了更多人的敬重。

一位「非典型」加密領袖的日常

儘管他在公眾面前保持低調,但他並非與世隔絕。他偶爾會出現在新加坡的科技沙龍或開發者小型聚會上,但拒絕任何形式的個人崇拜。他更願意以平等的身分參與討論,而非被當作「業界教父」膜拜。

不少加密社群的開發者偶爾會在小型科技聚會上見到他,但他總是以參與者的身分出現,而非被簇擁的明星。這種低調讓他得以保持專注,而不被外界的噪音幹擾。

V 神在 Token2049 上演講,這是
加密貨幣
與區塊鏈盛會

V 神的生活高度自律。上午通常是他的深度研究時間,他會閱讀最新的密碼學論文,或撰寫關於以太坊未來升級的技術提案。

下午則可能安排會議,與核心開發團隊討論「坎昆升級」的細節,或是和本地高等學府的學者和學生們討論更多前沿資訊

原文連結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