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中國實施消費貸款1%貼息政策 專家:消費類股有望掀一波狂歡買氣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中國財政部、央行及金融監理總局周二 (12 日) 聯合發布《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宣布實施力度空前的消費刺激措施。根據《方案》,個人申請消費貸款時可享有最高 1 個百分點的財政貼息優惠,這意味著若貸款年利率為 5%,借款人實際上僅需支付 4% 的利息成本。這項政策標誌著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道推動內需成長,透過金融槓桿直接降低居民消費成本。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中國實施消費貸款1%貼息政策 專家:消費類股有望掀一波狂歡買氣(圖:Shutterstock)

針對單筆 5 萬元 (人民幣,下同) 以下的日常消費貸款,涵蓋手機、服裝、餐飲娛樂等基礎消費領域,5 萬元以上的重點領域貸款則聚焦汽車購置、養老生育服務、教育培訓、文化旅遊、家居裝修、電子產品升級及健康醫療等消費升級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服務業經營主體可申請最高 100 萬元貼息貸款,但資金必須專款用於提升服務供給能力,嚴禁流入房地產或理財市場。

數據顯示,中國今年第一季不含房貸的消費貸款餘額達 21.02 兆元,年增 6.1%,其中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住戶貸款佔全國近 20%,年輕族群和新市民成為消費信貸主力。

該政策的推出恰逢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之際。透過財政貼息方式,政府實質上為消費者提供隱性補貼,以 20 萬元家用車貸款 15 萬元為例,5% 利率下 1500 元的年貼息額相當於直接減免三分之一利息支出。

專家指出,最新政策特別關注 25-45 歲核心消費群,其需求集中在家電、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同時兼顧縣域市場成長潛力。與常規刺激手段不同,這種「貸款貼息 + 定向投放」的模式既能撬動銀行信貸資源,又可實現精準滴灌。

全球比較顯示,中國的貼息政策具有顯著制度優勢。相較於美國 2009 年「舊車換現金」30 億美元直接補貼計畫的單一領域刺激,中國方案涵蓋七大消費領域且槓桿效應更強。

相比印度全額教育貸款貼息導致的壞帳風險,中國採用中央地方分擔機制,而澳洲無息貸款的扶貧模式,中國政策兼顧普惠性與結構性引導。

歷史經驗表明,類似措施短期可拉動 GDP 成長 1-2 個百分點,但須防範過度依賴補貼的風險。

資本市場迅速反應政策利好,汽車、家居、教育類股料將迎來業績轉折點。參考國際案例,美國汽車業在 2009 年補貼後銷量暴增 41%,但半年後出現需求回落,印度教育貸款政策推動相關銀行信貸成長 25%。

分析人士預測,中國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家電企業顧家家居等上市公司未來一年業績有望提升 20%-30%,但政策效果持續性取決於宏觀經濟環境與配套措施落地情況。這場涉及財政、金融、消費領域的協同改革,正開啟中國內需市場的新篇章。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