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穩定幣並非是偽裝的央行數位貨幣
金色財經
作者:Nick Anthony,編譯:Shaw 金色財經
近年來,一種日益增長的擔憂浮現出來,即穩定幣其實是央行數位貨幣(CBDC)的偽裝。自美國總統川普和美國國會更支持穩定幣以來,這種擔憂顯著加劇。這兩種貨幣技術之間確實存在重疊之處,但區分它們的類別是很重要的。
只有央行數位貨幣默認情況下會讓政府直接獲取並控制你的金融活動。因此,穩定幣與行動銀行應用程序或借記卡一樣,都不是央行數位貨幣。要使這些電子支付機製成為央行數位貨幣,政府必須從私營企業手中接管其生產,並嚴格控制其使用的各個方面。這種政府接管的威脅始終存在,但這種威脅並非穩定幣所獨有。
穩定幣與CBDC是一回事嗎?
讓我們從基礎層面來考慮一些定義。穩定幣是由私營部門創建的一種加密貨幣,其價值與另一種貨幣、商品或其他等價物掛鈎。發行穩定幣的公司通常通過其儲備金所獲利息來盈利。如今,美國國會已為穩定幣建立了法律框架,預計更多傳統金融機構也將進入這一市場,他們既看到了創造新服務線的機會,也看到了降低現有服務交易成本的可能。
央行數位貨幣(CBDC)是一種由中央銀行直接負責的數字形式的國家貨幣。換句話說,CBDC是由政府管理並維護的數位貨幣。各國政府主要因應對穩定幣等加密貨幣的興起而大力推行CBDC。目前,超過 139 個不同司法管轄區正在推進央行數位貨幣的發展。
CBDC 是中心化政府貨幣的典型代表。它幾乎在所有方面都與比特幣形成鮮明對比,比特幣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無需許可的貨幣,不受國家控制。然而,穩定幣則處於兩者之間。儘管它們由私營部門創建,且大多數情況下任何擁有網路連接的人都可獲取,但它們仍依賴於中心化發行方,並且可能受到審查或編程控制。
當然,並非所有情況都能嚴格歸入上述類別。比如,如果銀行開始發行穩定幣,它們更有可能採用封閉且受許可的系統——這與它們現有的服務類似,因而需要身份驗證。此外,即便是目前處於這一技術前沿的發行方也面臨着合規壓力。Tether(USDT發行方)和 Circle(USDC發行方)都曾多次凍結被盜資金。
然而,CBDC的風險也是顯而易見的。
只有在使用CBDC的情況下,你的金融資訊才會默認由政府持有。相比之下,在這種情況下,穩定幣對公民自由造成的風險與借記卡相同。政府若要獲取資訊,必須先向銀行或穩定幣發行方提出請求,而並非直接掌控。
這種將個人與國家隔離的「空氣隔閡」絕非理想之舉。事實上,當我不談論CBDC的風險時,我經常會寫到,美國的金融隱私幾十年來一直是個幻覺。不過,在這場討論中保持區分很重要,因為情況可能會變得更糟。
回想一下,加拿大前總理特魯多在 2022 年選擇動用一項頗具爭議的法律來凍結抗議者的銀行帳戶。這項有爭議的法律被稱為《緊急狀態法》,這是自 1988 年該法出台以來首次被啟用。特魯多不得不等待數周,直到社會動盪達到一定程度,才認為動用該法是合理的。即便如此,此舉仍備受爭議。如果當時加拿大已經有了CBDC,那麼根本無需等待——凍結帳戶的整個過程都可以在內部完成。
同樣,想想去年銀行向政府提交的 2750 萬份交易報告。如果美國有CBDC,那麼政府存檔的交易記錄就不會是數百萬筆,而是數兆筆,而且這些記錄會自動保存。這兩種系統都不好,但後者要糟糕得多。
穩定幣比CBDC更糟糕嗎?
有一種有趣的觀點認為,在金融監管方面,穩定幣可能比CBDC更糟糕。簡而言之,這種觀點認為,CBDC不好,因為它意味著政府掌握你的全部財務數據;而穩定幣更糟糕,因為它意味著政府和世界其他國家都掌握了這些數據。
這種擔憂源於這樣一個事實:穩定幣是在任何人都能查看的公共區塊鏈上進行交易的。然而,公共區塊鏈上保存的記錄與政府數據庫中保存的記錄不同。區塊鏈上的交易是匿名的。沒錯,確實存在一些調查手段可以用來揭開區塊鏈上某人的身份,但第三方收集的KYC資訊本身並未記錄在區塊鏈上。
相比之下,使用CBDC,政府會將你的身份資訊存檔,並與你的交易明確關聯。政府不僅能夠看到每一筆交易,還能確切知曉交易雙方的身份。
此外,儘管政府竭盡全力壓制創新,但每天都有新的工具被開發出來以恢復金融隱私。圍繞自託管錢包、隱私層和零知識證明的創新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法來降低被監視的風險,而這些選擇在政府營運的央行數位貨幣中根本就不存在。
警告:政府創建的穩定幣是CBDC
在結束之前,實際上有一種情況,穩定幣與CBDC並無二致:即當它由政府創建並控制時。不幸的是,一些政府機構一直在考慮創建自己的「穩定幣」。
例如,帕勞曾與Ripple公司合作開展了一項准CBDC試點項目。2023 年,Ripple公司宣布帕勞將啟動為期三個月的試點,測試由政府提供的以美元為支撐的穩定幣。Ripple公司在新聞稿中甚至提到,該試點將「利用Ripple央行數位貨幣平台」。為何使用「穩定幣」這一術語尚不清楚。也許是因為帕勞沒有中央銀行,這可能會讓「央行數位貨幣」這一名稱顯得有些彆扭。然而,就其本質而言,這種由政府提供的穩定幣確實是一種央行數位貨幣。
帕勞並非個例。美國懷俄明州目前正在考慮如何發行由政府提供的穩定幣。據報導,懷俄明州穩定幣委員會拒絕了創建CBDC的想法,因為該產品由美國公債支持,而CBDC沒有任何支持。但由哪一種產品「支持」該貨幣並不重要。無論出於何種目的,這種由政府提供的穩定幣都應被視為CBDC。
結論
為一項新興技術劃定嚴格的定義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其迅速發展的情況下。它總會存在一些邊緣情況和灰色地帶。不過,央行數位貨幣(CBDC)和穩定幣之間還是有明顯區別的。確實,兩者都不具備真正開放和自由的貨幣技術屬性,但這種區分仍然很重要,因為只有CBDC默認情況下會賦予政府直接接觸和控制金融活動的權限。
在美國國會努力阻止CBDC在美國出現之際,下一步應當是糾正過去的錯誤。這意味著要改革《銀行保密法》,讓美國人重新獲得本應一直享有的金融隱私權。這樣做最終將有助於進一步拉大CBDC與穩定幣之間的差距。
來源:金色財經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 買幣要選交易所!優惠盡在鉅亨買幣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