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創出貨量突破百萬,台灣企業面對新關稅挑戰與貿易環境變遷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群創出貨量破百萬,台灣企業面臨新關稅挑戰與貿易環境變遷
群創 (3481-TW) 在法說會上透露,扇出型面板級封裝 (FOPLP) 的Chip-First產品出貨量已達百萬顆,年底可望每月達千萬顆,顯示出其在射頻及電源管理IC等領域的強勁需求,並將為公司帶來上億元的營收[1]。隨著美國新關稅政策即將生效,全球貿易環境面臨衝擊,尤其是台灣企業的出口策略將遭遇挑戰,群創也在積極應對中[2]。這一系列變化不僅影響群創的市場布局,也可能對整體科技產業的供應鏈造成深遠影響,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美國對台灣施加20%關稅的決策,根源於232條款,將對台灣經濟造成深遠影響,尤其是半導體產業面臨潛在威脅,可能改變貿易結構[3]。同時,川普新關稅方案將平均稅率提高至15%,對全球經濟形成遞延衝擊,市場雖然反應平靜,但專家警告需求萎縮可能導致美國GDP下滑[4]。因此,台灣應借鑒日本的策略,積極擴大對美投資,以應對日益嚴峻的貿易環境,並爭取更有利的條件,這將是未來維持經濟穩定的關鍵。
儘管美國將對台灣的關稅下調至20%未引發台股恐慌性賣盤,但外資仍調節70億元,主要賣超日月光(3711-TW),顯示市場對於關稅變動的敏感度[5]。同時,歐元區製造業PMI攀升至49.8,顯示經濟增長放緩的速度減緩,尤其是小型經濟體如西班牙和荷蘭表現亮眼,預示著未來經濟活動可能持穩[6]。這些因素共同影響市場情緒,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全球經濟動向及其對台股的潛在影響。
在台積電 (2330-TW) 及日月光 (3711-TW) 積極擴廠的背景下,迅得 (6438-TW) 7月營收達6.05億元,年增41.74%,顯示出半導體供應鏈的強勁需求[7]。然而,台幣因美元指數回升及20%關稅的影響,貶值至30.025元,連續四周下滑,反映出市場對於出口及外資流出的擔憂[8]。這一系列變化顯示,儘管半導體產業表現亮眼,但匯率波動及貿易政策仍可能對市場情緒造成壓力,未來需密切關注美國經濟數據及半導體相關政策的進展。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