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際能源展吸引投資者,電子股持續強勁,面板業分化與保險業挑戰並存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灣國際能源展吸引投資者,電子股持續受青睞,面板業分化與保險業挑戰並存
隨著全球對再生能源及淨零減碳的重視,台灣將於2025年10月舉辦「台灣國際智慧能源周」及「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預計吸引大量投資者關注。全球能源投資在2025年將達3.3兆美元,其中潔淨能源投資佔2.2兆美元[1]。展會將展示太陽光電、風力能源等關鍵技術,參展企業包括元晶 (6443-TW)、茂迪 (6244-TW)及台達電 (2308-TW),並設有「2025能源實驗室 Energy Lab」促進專業交流。另一方面,外資在台股持續加碼87億元,特別是鴻海的買進量達2.6萬張,顯示市場對電子權值股的信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72.11億元,資金流入的趨勢仍在持續[2],這些動態顯示著台灣在全球能源轉型及科技股投資中的重要角色。
行政院決定不對立法院通過的普發現金條例提出覆議,將於明日生效。這一政策雖然能即時注入5450億元的資金以刺激經濟,但卻引發了違憲與違法的疑慮。行政院長卓榮泰強調未來將在適當時機提出釋憲,顯示出政府對財政結構的重視[3]。同時,面對即將公布的關稅政策,業界對台積電 (2330-TW) 的競爭力表示擔憂。然而,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認為,台積電的成功源於長期的技術積累,而非稅率的影響,這反映出台灣高科技產業在面對外部挑戰時的韌性與應變能力[4]。因此,政府需更謹慎地考量施政優先順序,以確保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面板雙虎友達 (2409-TW) 和群創 (3481-TW) 的第二季財報顯示出明顯的市場分化。友達在工商用面板需求回升的推動下,稅後純益達19.48億元,雖然季減40.9%,但年增6.8%顯示出其穩健的市場地位[5]。相對而言,群創則因消費性顯示器需求減弱而轉虧,稅後淨損7.6億元,顯示出其面臨的挑戰。另一方面,三商美邦人壽因資本適足率未達標,遭金管會處分,董事長薪酬調降30%,並被要求在一個月內提出改善計畫,這反映出保險業在資本管理上的壓力[6]。整體而言,面板產業的分化與保險業的資本挑戰,顯示出不同產業在當前經濟環境中的適應能力與風險管理策略的差異。
光罩 (2338-TW) 總經理陳立惇強調將重回本業,並加速處理業外投資,以提升營運效率並降低干擾。這一策略反映出公司對於市場環境的敏感度及調整能力。大宇資 (6111-TW) 的15億元私募投資顯示市場對光罩未來發展的信心,尤其在下半年將推出更多12吋光罩產品,瞄準電源管理晶片及CIS應用市場。陳立惇指出,中國市場營收比重已從35%降至25%,資源將重新聚焦於台灣及東南亞,台灣市場營收已突破60%,顯示出地區市場的潛力。光罩計劃對非核心投資進行重整,並將高能量雷射技術事業獨立分割,朝IPO規劃邁進。這些舉措不僅有助於強化核心競爭力,也為未來的資本運作鋪路,顯示出公司在面對挑戰時的靈活應變能力[7]。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