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台股科技與塑化業迎增長契機,AI熱潮助力未來成長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科技企業蓄勢待發,AI與塑化產業迎來增長契機

隨著輝達 (NVDA-US) 的晶片供應恢復,東研信超 (6840-TW) 迎來大量 AI 伺服器測試訂單,預計今年營收將突破 9 億元,明年更有望重返 2021 年的獲利水準,顯示出其在高毛利率市場的強勁表現[1]。同時,宏碁 (2353-TW) 進入振樺電 (8114-TW) 董事會,將在第三季開始顯現合作效益,進一步強化振樺電在 POS 機業務的售後服務能力。這一系列動作顯示出科技企業在市場布局上的積極調整,未來將有助於提升整體競爭力[2]。整體而言,這些趨勢反映出台灣科技產業在 AI 和工業電腦領域的潛力,將持續吸引投資者的關注。
隨著AI視覺系統應用的興起,華晶科 (3059-TW) 股價突破40.25元並站上所有均線,顯示市場對其機器視覺技術的高度認可,尤其是其與高通及輝達平台的合作,已獲得美系品牌在倉儲與物流機器人應用的訂單,第二季營收年增30.4%[3]。此外,台股在聯發科(2454-TW)法說會前震盪向上,ETF成交量激增,顯示投資者對AI商機的熱情,法人建議採取分批布局策略,利用市值型ETF及正向二倍ETF把握市場機會,未來三年AI工廠的建設將為台灣企業帶來顯著成長動能[4]
在大而美法案的通過後,美股表現強勁,標普500指數創下歷史新高,市場情緒逐漸轉向樂觀,投資者積極布局未來的多頭行情,這也促使統一美國50 ETF (009811-TW) 在掛牌首日即創下近5萬張的成交量,成為海外股票型ETF的成交王,顯示出市場對於美股的熱情和信心[5]。該ETF的成分股涵蓋科技、金融等多元領域,專家認為在AI時代的背景下,台股與美股將共同形成全球供應鏈,未來表現值得期待。另一方面,台灣面臨氣候挑戰,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已啟動應對措施,確保農林漁牧的穩定供應,以應對因降雨造成的蔬果供應問題,顯示出政府在面對自然災害時的應變能力[6]。這些因素將影響市場的整體供需平衡,進一步影響投資者的信心與決策。
台塑集團旗下的南亞 (1303-TW) 近期因PCB和銅箔基板需求上升,股價大漲逾9%,帶動整個塑化族群的股價上揚,顯示出市場對於塑化產業的強勁信心[7]。此外,台積電 (2330-TW) 的開盤表現也為指數注入動能,南亞的成交量達21.6萬張,顯示出投資者對該股的熱情。分析師指出,川普的調停行動可能促進國際衝突的停戰,進一步推動戰後重建的塑化股受益。台塑集團計畫進行科技轉型,將重心轉向半導體與AI產業,展現出其在新興市場中持續增強的競爭力,未來可望成為市場的焦點。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空頭吞噬

#下降三法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