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巨震不礙人民幣國際化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銀行(601988,股吧)間債市本周對境外投資機構進一步敞開大門,彰顯中國政府對資本賬戶開放及人民幣納入sdr(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的目標志在必得。此舉亦有利於推動人民幣從結算貨幣到投資及儲備貨幣的轉變。
中國央行周二通知稱,境外央行、國際金融組織、主權財富基金等境外機構進入銀行間市場從審批轉為備案,投資額度亦取消限制,並可自主決定投資規模,投資工具亦新增債券回購、債券借貸,及利率互換等。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發表報告稱,此舉是實現資本賬戶自由可兌換這一既定目標的重要進展,此外放松對境外央行等機構準入門檻,也可進一步拓寬離岸人民幣資金的投資渠道,從而增強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便利性和可使用程度。
中國央行2010年8月發布通知,允許境外央行、人民幣清算行、參加行等三類機構在央行審批的額度內運用人民幣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2013年,允許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rqfii及境外三類機構申請進入銀行間市場。
一個月前,央行允許境外清算行和參加行獲準進入銀行間市場開展債券回購交易,且回購資金可調出境外使用。
市場人士表示,對境外投資者而言,債券市場是最獲取人民幣資產最便利、流動性最好的方式,預計海外機構對人民幣債券的總量需求將不斷提高。央行擴大境外機構投資范圍,意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從跨境結算(貨幣的交易功能)轉向境外持有(貨幣的儲值功能)。
截止去年末,共有211家包括境外機構獲準進入銀行間市場。截止今年5月,有236家境外機構入市交易,持有債券5,820億,占比2%,仍處於不斷增長趨勢中。
中國a股過去一個月出現罕見的巨幅震盪,政府各方采取一系列措施救市。有海外投行及不少投資者因此擔心,這場資本市場風波以及對行政干預風險的顧慮,會打亂人民幣納入sdr進程,妨礙人民幣國際化進行。
然而路透從接近中國央行的權威人士了解到,央行仍在積極推進人民幣納入sdr,並未因顧慮風險而投鼠忌器,但也會在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循序漸進,以多種方式保持合理節奏、維護金融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央行向境外央行等機構放開銀行間投資主體資格審核及額度限制外,還把投資產品范圍擴圍至多種衍生品,但並未給境外清算行和參加行給予這么多投資自由。
有境外基金人士評論,央行此舉對境外清算行、參與行及qfii、rqfii並未放開,可能考慮債市開放是漸進、小步前進,且近期短端的在岸價格低於離岸,irs放開等可能是套利交易引發資金流出。
“外部環境上來看,美聯儲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海外債券利率持續反彈,境內外利差匯利差均在縮窄,波動性風險增加,”上述接近央行人士稱,而境外央行、主權財富基金等機構投資銀行間債市此前缺乏短期利率工具,而放開債券借貸、利率互換等,可讓境外機構增加利率管理,這樣能推動人民幣從跨境結算到儲備貨幣轉換。
他並表示,此次中國債市開放再進一步,新規重點還是為了推進人民幣納入sdr,增強人民幣儲備貨幣地位。也顯示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決心。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