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生活

深圳原副市長:深港通開通效果也不會立竿見影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網訊 7月15日,“深港通倒計時,弄潮資本全球”化論上,原深圳市副市長、北大深圳研究院兼職教授唐杰認為,中國的資本市場並不是賭場,但滬港通並沒有預期明顯的效果,備受期待的深港通也不會馬上有立竿見影的作用,這主要在於中國市場和國際市場之間的定價機制有差別,定價機制一樣才可以在與資本市場對接中達到顯著效果。

他認為,中國從改革開放伊始,就是一個套利的過程,最初是用中國的便宜勞動力套利。資本市場的套利比商業市場要便捷和快速很多,是高流動性的套利過程。現在的情況是我們的價高,外面的價低,如何與國際資本市場對接,就是滬港通和深港通面臨的問題,就是我們的資本市場的定價機制和國際市場是有差別的。在定價機制有差別的時候,其實貿然放開,就一定會產生一個巨大的沖擊效應,這個沖擊效應可能會激發市場也可能會挫傷市場。


他引用國外學者的報告,進一步解釋,中國的資本市場反映了資產收益的變化,並不是賭場,中國加入wto后,定價機制的市場化過程在加快,也證明了資產的價格和資產的收益有關係。但中國的市場還是有問題,中國市場到2012年之前的平均收益率是16倍,是全球平均的2倍,而中國市場的波動幅度也是全球市場波動幅度的2倍,市盈率越高波動幅度越大。而且,中國市場的阿爾法值很大,這可能是因為新行業,也可能是快速成長的新領域,也可能會有內部訊息,都會造成大量的風險。

在大量風險下,他引用該學者的建議正好和深港通、滬港通有關,就是應該更加開放中國的資本市場,與國際市場連接起來,未來我們的開放看起來應該是高和低之間的結合,高收益行業和低收益行業的區別,能夠促進中國市場的國際化。特別是對深港通的預期來看,深圳的中小板、創業板具有一種高阿爾法值的特點,這樣的市場當中,其實重要的特征就是創新性成長很高,研究深港通需要一種結構性的辦法,未來形成統一的定價機制,減少中國市場不規則的波動,可能我們就可以達到目標。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