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市場動態:消費者信心回升、稀土出口控制及地緣政治風險影響投資者情緒
美國密西根大學的調查顯示,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回升至60.5,反映出在穩定的關稅政策及通膨壓力減緩的背景下,民眾對經濟的悲觀情緒有所改善,短期通膨趨勢降至5.1%,創下24年來最大降幅
[1]。然而,莫德納 (
MRNA-US) 股價因市場對CDC新成立的疫苗顧問小組可能不支持其RSV疫苗擴大適用年齡的擔憂而下跌超過2%
[2],顯示疫苗產業情緒仍面臨挑戰。儘管消費者信心回升,未來的通膨趨勢及全球貿易局勢仍將影響經濟走向,市場需密切關注這些變化對企業及投資者的潛在影響。
在稀土方面,中國對其出口的控制依然嚴格,儘管最近批准部分企業出口稀土磁鐵,但這僅是一次性許可,顯示出全球供應鏈仍高度依賴中國的現實,因其掌控約60%的全球稀土產量
[3]。同時,美國聯準會即將公布利率決策,市場普遍認為將維持利率不變,因近期經濟數據顯示出消費者與生產者物價低於預期,且就業成長放緩,這使得降息的可能性受到關注
[4]。不過,關稅風險的影響可能會壓抑需求,進一步影響Fed的政策走向,顯示出在全球供應鏈重構與美國經濟政策之間的複雜互動,未來市場需密切關注這些動態。
瑞典退休基金 AP7 將特斯拉 (
TSLA-US) 全部股份列入黑名單並出售,反映出投資者對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視,尤其是在勞工權益方面的期待
[5]。此外,美股因以色列對伊朗的軍事行動而開盤走低,避險情緒推升油價與
黃金,
布蘭特原油一度上漲13%,顯示出地緣政治風險對市場的影響
[6]。在科技領域,超微 (
AMD-US) 正加速強化其AI晶片與軟體戰略,與OpenAI及多家新創公司合作,顯示出對AI市場的重視及競爭壓力
[7]。最後,全球股票基金在通膨降溫及美中貿易協議進展的背景下,首次出現淨流入,顯示出市場對未來經濟復甦的信心
[8],這些因素共同影響著投資者的資金流向與市場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