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市場動態:企業法律應對與政府補助並行,藥品產業韌性策略曝光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市場動態:企業應對法律挑戰與政府補助措施並重,藥品產業韌性提升策略出爐
大立光 (3008-TW) 在面對德商的軟體侵權訴訟時,已確認其生產運作不受影響,並可合法使用已購軟體,顯示出其在法律糾紛中的穩健應對能力[1]。同時,台鐵因票價調整引發花東居民的運輸補助需求,行政院加碼預算至1.46億元,並推出會員優惠措施以減輕居民負擔,顯示政府對於地方交通問題的重視[2]。這些動態反映出企業與政府在各自領域內的應變能力,並可能影響市場對相關產業的信心與投資決策。
全訊 (5222-TW) 5月營收雖較上月增長9.54%達6816萬元,但年減41%顯示出國防產品出貨進度的挑戰,累計1-5月營收年減20.85%[3]。該公司計劃於舊金山IMS展展示新一代軍規無人機及電子干擾雷達,並期待下半年取得軍品認證以拓展國防標案合約,顯示其對國際軍工市場的進一步布局。另一方面,經貿聯網 (7841-TW) 將於6月11日以每股36元的參考價登錄興櫃,董事長扈端華強調結合AI技術以推動數位轉型,並預計2024年營收達新台幣3.8億元,展示出其在支付產業的持續深耕與創新能力[4]。這兩家公司在各自領域的發展策略,反映出台灣企業在面對市場變遷時的靈活應對與未來成長潛力。
元大投信計畫於7月進行00706L-TW及00673R-TW的反分割,旨在提高淨值及交易效率,並於7月24日召開受益人會議以決議此議案[5]。同時,精成科 (6191-TW) 5月營收達33.83億元,年增81.77%,創下2007年以來新高,主要受益於收購日商PCB廠的影響,並計劃透過發債及增資籌集資金以償還借款[6]。這些動態顯示出市場對於資本運作及企業成長的重視,反映出投資者在尋求穩健回報的同時,也需謹慎評估槓桿及反向ETF的風險。
學名藥協會近期針對台灣藥品製造提出三大訴求,強調需成立「藥品供應韌性小組」並設立4100億韌性特別預算,以應對美國關稅政策對國際藥品市場的影響[7]。協會理事長陳誼芬指出,雖然目前台美藥品進出口仍維持零關稅,但隨著國際形勢變化,台灣必須加強監控供應鏈狀況,並尋求多元化國際客戶以降低風險。此外,推動藥價改革及加速化療學名藥的政策將是未來的重要策略,這不僅能提升國產藥品的競爭力,也有助於增強整體製藥產業的韌性,確保在不確定的全球市場中保持穩定發展。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