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擬收購UTAC擴展半導體業務,美國面臨貿易與科技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鴻海擬收購UTAC擴張半導體業務;美國面臨貿易政策及科技競爭挑戰
鴻海 (2317-TW) 最近成為新加坡半導體封測廠UTAC的潛在收購者,交易估值約30億,顯示其在半導體產業的擴張意圖[1]。同時,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 (Aramco) 面對油價疲軟,計畫出售資產以應對財務壓力,並削減股利以彌補稅收損失,這反映出全球能源市場的不穩定性[2]。這些動向顯示企業在面對市場挑戰時的靈活應對策略,並可能影響未來的投資布局及行業競爭格局。
美國財長貝森特指出,川普政府已暫緩主權基金的設立,將償還政府債務作為首要任務,顯示出當前經濟政策的重心轉向債務管理而非長期投資[3]。此外,川普支持日本製鐵收購美國鋼鐵的計畫,將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並促進經濟增長,然而日本方面對於關稅問題的堅持,可能影響雙方的談判進程[4]。這些動態反映出美國在全球貿易和內部財政策略上的調整,未來的經濟增長將依賴於有效的債務管理及國際貿易協議的達成。
美國4月每日關稅收入達165億美元,創下新高,顯示川普政府新關稅政策的影響力[5]。儘管如此,這一數字仍未達到川普每日20億美元的目標,且對於蘋果等科技巨頭而言,25%關稅並未促使其將生產線回流美國,因為在美國生產的成本遠高於支付關稅[6]。分析指出,蘋果即使面臨約9億美元的關稅成本,仍具備承受能力,並已在印度等地擴展供應鏈,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顯示出全球供應鏈的調整趨勢及美國貿易政策的深遠影響。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全票通過禁止中國實驗室測試電子設備的規定,這一舉措不僅影響約75%的電子產品測試,還可能導致全球科技產業鏈的區域化分割,進一步提高美國進口商的成本[7]。同時,輝達宣布在北士科設立海外總部,並與鴻海及台積電共同建設AI基礎設施,顯示出AI技術在未來十年的重要性[8]。這些動態反映出全球科技競爭的加劇,尤其是在美中科技摩擦背景下,中國技術迭代的速度可能因此加快,進一步影響市場格局。
美國企業面臨言論自由與政策挑戰,輝達大幅成長,蘋果市值蒸發引發市場關注
微軟因封鎖含有「巴勒斯坦」及「加薩」等敏感詞的Outlook郵件引發爭議,員工在正式申訴時也遭遇郵件無法寄送的困境,顯示出公司內部對於言論自由的管理與技術限制之間的矛盾[9]。同時,川普對哈佛大學及蘋果公司採取強硬措施,要求哈佛停止招收外國留學生並對蘋果施加生產地限制,這些政策不僅可能影響美國的學術自由,也將對企業運營造成重大挑戰,進一步加劇國際社會對美國政策的不安[10]。這些事件顯示出當前美國在內外政策上面臨的複雜挑戰,企業與政府之間的緊張關係可能會影響未來的市場環境與投資信心。
輝達 (NVIDIA)(NVDA-US) 宣布新總部落戶北士科,直接推動新紡 (1419-TW) 土地資產價值激增,股價在一周內漲停四次,創下28年新高,周漲幅達56%,顯示市場對其成長潛力的高度認可[11]。此外,世芯-KY (NVDA-US) 也因入列輝達 NVLink Fusion 首批夥伴,股價上漲9%,重回半年線,顯示出輝達生態系統的擴展對相關企業的正面影響[12]。這些動態不僅反映出科技產業的活力,也顯示出投資者對於與輝達合作的企業未來成長的信心,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於半導體及相關產業的關注。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下跌三黑K線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