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暴跌 9000萬散戶財富一夕蒸發 專家:官方考驗時刻來到
鉅亨網李家如 綜合外電
中國股市已大跌超過三周(圖:AFP)
近來中國上海與深圳兩大交易所市值已蒸發 3.5 兆美元。為穩定股市局勢,中國政府推出一連串措施,包括暫停首次公開發行 (IPO),放寬融資借貸規則,甚至允許投資人抵押房屋借錢買股。此外,人民銀行也在 6 月 27 日降準降息。接著官方要求全國 21 大券商聯手出資人民幣 1200 億投資藍籌 ETF。7 月 8 日,證監會更宣布上市公司大股東及董事、監事和高管等人員六個月內不准減持公司股票。
《彭博社》報導,儘管政府高層動作頻頻,但實際效果並不大。上海綜合指數自 6 月 12 日登上最高點後,迄今已下挫近 32%,某些交易日跌幅更超過 5%。受到市場拋售壓力嚴重影響,光是 7 月 8 日就有約 1300 家上市公司股票停牌,佔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的一半。
現今,中國股市正面臨 1992 年來最嚴重的低迷情勢。這局面也讓曾誓言推動超過三百項改革,旨在減少國家干預及讓市場扮演經濟重要角色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此時立場有些尷尬。
中國股市從去年 7 月至今年 6 月中旬漲幅高達 150%,官方媒體更大力鼓吹投資人購買股票。「現在正是對官方的考驗時刻」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指出:「當有超過 8000 萬名散戶的財富在一夕間蒸發,將對國家造成難以想像的社會問題。」
此外,股市泡沫破滅讓當前已負債累累的房地產開發商、企業和地方政府的援助問題更加複雜化,甚至恐引爆相關危機。自 1980 年至 2012 年以來,大舉擴張信用和大力開發基礎建設和房市,讓經濟每年能維持 10% 的高成長率。
迄今,中國年經濟增幅已放緩至 7%,並背負大量債務。根據麥肯錫統計,截至 2014 年中期,包括政府、企業與家庭的借貸總額就高達 28 兆美元,相當於該國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 282%。
起初,中國政府希望推升股市以擺脫國內對銀行貸款的依賴,並發展多元化的金融部門和充滿活力的股、債市以推動成長。此外,目前中國除了存款基準利率外的多數利率,皆由市場力量所決定,向利率市場化邁開大步。
去年年底,滬港通正式上路,允許外資從香港直接交易上海股票。有趣的是,當初毛澤東曾戲稱傾市場的黨員為「走資派」,但目前中國股市的散戶數已高達 9000 萬,更一舉超過共產黨員人數。
麥肯納學院政府學教授裴敏欣認為,對中國官方來說,在當前經濟放緩的情況下鼓勵民眾投入股市,讓那些負債累累企業得以進行股權融資,無疑是提供一線生機。彭博社資料統計,今年企業首次或二次公開發行股票已募得 720 億美元。
至今這波由政府所主導的救市行動主要為拉抬大型國有企業,如中石油、招商銀行、南方航空等。但市場賣壓依舊沉重,尤其是小型股仍舊面臨嚴重考驗。代表中小型股的「中證500指數」至 6 月 12 日以來已下挫超過 40%。
只不過,當前這波牛市為政府鼓勵所帶動,若泡沫破滅,不僅會帶來嚴重後果,更損及當局在全球投資人心中的信譽。澳盛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 Liu Li-Gang指出:「這樣的事件顯示至今領導階層對於金融改革與自由化並未處理的很好」
惠譽旗下研究機構 BMI Research 分析師 Andrew Wood 指出,中國官方投入愈多資源支撐股市,股市繼續大跌所導致的風險就愈大。當前中國官方媒體對於股市的言論仍持續樂觀,鼓勵民眾繼續購買股票,人民日報的近期社論更指出,雨後總會出現彩虹。
不過,這樣的立場至少有一間西方投資銀行贊同。高盛集團首席中國策略師 Kinger Lau 指出,在未來 12 個月內滬深 300 指數將反彈 27%。並強調中國政府還有許多工具可以用來支持市場,因此對接下來中國股市仍抱持正面態度。
- 千元即可入手高評等基金,退休帳戶上路囉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