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大幅增持台股,半導體與科技股成焦點,市場分化顯著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外資持續加碼台股 大漲452.87點 投資者聚焦半導體與科技股
外資在最近持續加碼台股,今日買超達447.15億元,顯示出對市場的強烈信心,尤其是在美中關稅互降及美國撤銷AI晶片限制的背景下,台股開盤大漲452.87點,收於21782.87點,成交量達4093.33億元[1]。外資對貨櫃三雄的青睞尤為明顯,合計買超4.9萬張,而台積電 (2330-TW)(TSM-US)也獲得1.7萬張的買進,顯示出市場對其突破千元關卡的期待。另一方面,投信方面,南亞科的表現同樣亮眼,買超1.1萬張,顯示出投資者對半導體及科技股的持續關注。然而,群創則遭遇外資賣超3.3萬張,反映出市場對不同產業的分歧看法。整體而言,外資的持續進場為台股帶來了強勁的上漲動能,未來市場走勢值得密切關注。
台股市場動態:企業分化顯著,中石化虧損、佳凌回購、連接器廠創新高,疫苗接種與AI投資成焦點
中石化 (1314-TW) 在第一季報告中顯示虧損3.07億元,每股稅後淨損0.08元,反映出市場需求低迷及競爭加劇的挑戰。儘管營收較上季增長近20%,但年減幅度達20.43%[2]。為改善財務狀況,中石化計劃處分高雄地區土地資產,這一策略旨在支撐營運及新事業開發。相比之下,光學元件廠佳凌 (4976-TW) 宣布將回購2000張庫藏股,回購價格介於23至35元之間,顯示出公司對未來股價的信心,儘管其第一季稅後虧損2174萬元,顯示出轉虧的壓力[3]。另一方面,連接器廠宣德 (5457-TW) 則報告每股純益達1.09元,創下同期新高,並表示第二季訂單將持平高位,顯示出其在雲端及AI市場的強勁需求,全年目標為雙位數增長,反映出其穩健的成長動能[4]。整體而言,市場在面對不同企業的財務表現時,顯示出明顯的分化趨勢,部分企業透過資產處分及庫藏股回購展現出應對策略,而另一些則在需求增長中持續獲利,反映出行業內部的競爭與機會並存。
隨著新冠疫情在國內持續升溫,疾管署報告指出,接種率僅8.75%的情況下,確診及死亡病例中有90%未接種疫苗,顯示疫苗接種的重要性,尤其對於高風險族群應儘速接種新冠 JN.1 疫苗以降低重症風險[5]。同時,輝達 (NVIDIA)(NVDA-US) 將向沙烏地阿拉伯供應1.8萬顆GB300晶片,並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投資100億美元於AI基礎設施,顯示其在全球市場的擴張意圖[6]。在此背景下,台股因美國政策鬆綁及全球科技股回暖,企業獲利年增率可達14%,投資氛圍逐漸回暖,法人建議投資人可透過00980A ETF進行分批布局,以把握市場機會[7]。這些趨勢顯示,無論是在公共健康還是科技投資領域,市場動態都在快速變化,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相關發展。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