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台股外資加碼447億信心回升,科技股與轉型企業表現分化明顯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外資持續加碼台股 447億元買超顯示市場信心上升

外資持續加碼台股,買超達447.15億元,顯示出對市場的強烈信心。特別是在美中關稅互降及美國撤銷AI晶片限制的背景下,台股於14日開盤大漲452.87點,收於21782.87點,成交量亦達到4093.33億元[1]。外資對貨櫃三雄的青睞尤為明顯,合計買超4.9萬張,顯示出對航運業復甦的期待。此外,台積電 (2330-TW)(TSM-US)也獲得1.7萬張的買進,市場對其突破千元大關的期待逐漸升溫。投信方面,南亞科的表現同樣亮眼,買超1.1萬張,顯示出資金對半導體及科技股的持續關注。然而,群創則遭遇賣超3.3萬張,反映出市場對面板產業的謹慎態度。整體而言,外資的持續進場及對特定產業的集中投資,顯示出市場對於台灣經濟復甦的信心,未來仍需關注全球經濟變化對台股的影響。

台股市場分化明顯:中石化虧損轉型,佳凌回購股,宣德創新高,科技股成長潛力可期

中石化 (1314-TW) 在第一季報告中顯示虧損3.07億元,每股稅後淨損0.08元,主要受到市場需求低迷及競爭加劇的影響。儘管營收較上季增長近20%,但年減超過20%[2]。為改善財務狀況,中石化計劃分批處分高雄地區土地資產,並已通過橋頭廠的資產處分案,顯示出其轉型及資產活化的決心。與此同時,光學元件廠佳凌 (4976-TW) 宣布將回購2000張庫藏股,旨在轉讓給員工,然而其第一季稅後虧損2174萬元,顯示出公司面臨的挑戰[3]。在這樣的背景下,連接器廠宣德 (5457-TW) 則報告第一季每股純益達1.09元,創下同期新高,並表示第二季訂單將持續高檔,顯示出其在雲端及AI市場的強勁需求[4]。整體而言,市場的分化趨勢愈加明顯,部分企業在逆境中尋求轉型與資源重整,而另一些則因需求強勁而持續增長,反映出當前經濟環境的複雜性與挑戰。
隨著新冠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指出目前接種新冠 JN.1 疫苗的比例僅為8.75%,且大多數確診及死亡病例均未接種疫苗,顯示出疫苗接種的重要性[5]。在科技領域,輝達 (NVIDIA)(NVDA-US) 將向沙烏地阿拉伯供應1.8萬顆GB300晶片,並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投資100億美元以建設AI基礎設施,顯示出其在全球市場的擴張意圖[6]。同時,台股因美國政策鬆綁及全球科技股回暖,企業獲利年增率可達14%,投資氛圍逐漸回暖,特別是AI與半導體概念股表現亮眼,緯創與英業達的營收創下歷史新高[7]。市場分析師建議投資人可考慮主動式ETF (00980A-TW) 以把握未來的投資機會,顯示出在科技創新及疫苗接種的雙重推動下,台灣市場的潛力仍然可期。
元富證券成為富果轉型投資決策平台的首選合作券商,這一策略不僅滿足了30萬名富果會員的需求,還提升了其數位交易體驗,預示著元富證券在經紀業務上的潛力將進一步擴大,合併後的市占率將躍升至第四大券商[8]。同時,彰化銀行與彰銀工會簽訂的團體協約,強調了員工福利的提升,這不僅有助於增強員工的工作滿意度,也反映出企業對於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視。尤其在慶祝成立120周年之際,彰銀的這一舉措將進一步鞏固其在業界的形象[9]。此外,仁寶的第一季財報顯示,儘管營收較前季減少,但業外收入的增長使得稅後純益達21.91億元,顯示出公司在非PC產品及營運效率上的成功轉型,未來伺服器業務的成長潛力也值得關注[10]。整體而言,這些動態顯示出台灣金融及科技產業在數位轉型及人力資源管理上的積極進展,未來將可能吸引更多投資者的目光。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高盈餘高毛利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