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買超推升台股,半導體與航太產業展現增長潛力,政府啟動930億支持計畫應對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09 19:35
外資買超助推台股強勁反彈 半導體與航太產業持續增長
今日台北股市在外資連續六日買超逾1200億元的推動下,表現強勁,台積電 (2330-TW) 單日買超達136億元,助力大盤上漲371.64點,成交值達2935.1億元,顯示市場對科技股的信心持續增強[1]。同時,日月光投控 (3711-TW) 4月營收達522億元,年增13.95%,創下同期新高,顯示出半導體封測需求的穩健增長,並計劃在AI晶片製程中增強測試環節,預示未來營收結構的優化[2]。整體而言,隨著外資持續流入及半導體產業的強勁表現,市場對於台股的未來走勢持樂觀態度,特別是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背景下,台灣企業的競爭力有望進一步提升。
在此背景下,台灣多家企業的營收表現顯示出不同的市場趨勢與挑戰。聯發科 (2454-TW) 在4月的營收達487.54億元,雖然較上月減少12.93%,但年增16%,顯示出在AI趨勢推動下,半導體供應鏈仍具成長潛力,並預計第二季營收將在1,472億元至1,594億元之間,顯示出市場對其未來表現的期待[3]。另一方面,長榮航太 (2645-TW) 宣布成為空中巴士的機體組件一階供應商,這不僅提升了其在全球航太供應鏈中的地位,也為台灣航太產業的發展注入新動能,顯示出國際合作的重要性[4]。此外,國產 (2504-TW) 在第一季的每股純益為0.71元,4月營收持穩於20億元,年增11.4%,顯示出內需大建設的強勁需求,儘管全球貿易環境不穩定,仍能維持穩健的營收與獲利[5]。綜合來看,這些企業的表現反映出台灣在科技創新及產業合作上的潛力,未來仍需密切關注全球市場變化對其營運的影響。
台灣企業面對美國關稅與新台幣升值挑戰,政府啟動930億產業支持計畫助推產業轉型
經濟部長郭智輝在生策年會上強調,美國新關稅政策將對台灣六大傳產造成影響,尤其是毛利率偏低的傳統產業面臨更大挑戰。為了協助中小企業應對困境,政府已啟動930億新台幣的產業支持計畫[6]。同時,郭智輝指出台灣半導體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特別是在AI伺服器市場的90%出貨量,顯示出其強勁的市場地位,並計劃延長「投資台灣三大方案」,以吸引全球台商回流投資或進行產業升級,進一步分散生產基地[6]。此外,醫療生技產業的發展策略也建議在台灣進行研發並赴美生產,以強化供應鏈的韌性,顯示出政府對於產業轉型及供應鏈布局的重視,未來將持續影響台灣經濟的結構性調整。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上升三法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