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台股因外資買超與台積電、長榮航太助力,展現成長潛力與科技股信心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外資買超推升指數 台積電與長榮航太助力產業成長新動能

今日台北股市在外資連續六日買超逾1200億元的推動下,表現亮眼。台積電 (2330-TW) 單日買超達136億元,帶動股價上漲3.38%,大盤也隨之上揚1.81%,成交值達2935.1億元,顯示市場對科技股的信心持續增強[1]。同時,長榮航太 (2645-TW) 宣布成為空中巴士的Tier1機體組件供應商,這不僅提升了其在全球航太供應鏈中的地位,也為台灣航太產業的發展注入新動能,顯示出台灣企業在多元產業中的競爭力逐步提升[2]。隨著外資持續流入及產業合作的深化,市場對於台灣股市的未來表現持樂觀態度。
接著,國產 (2504-TW) 和華碩 (ASUS) 的財報顯示出台灣企業在內需和科技領域的強勁表現。國產第一季每股純益達0.71元,受惠於內需大建設及台積電的建廠計畫,4月營收穩定於20億元,年增11.4%[3],顯示出建設需求的持續增長。另一方面,華碩4月營收達562億元,年增超過三成,顯示其在AI伺服器市場的競爭力,並成功獲得國科會標案,預示著未來在科技基礎設施上的持續投入[4]。這些數據不僅反映出企業的穩健成長,也顯示出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面對全球貿易不確定性時,內需市場的韌性成為企業獲利的關鍵。此外,立法院通過的假日法案將進一步促進消費,為市場注入更多活力,預期將對經濟增長產生正面影響[5]。綜合來看,台灣企業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動下,未來的成長潛力值得關注。

台灣生技醫療與半導體產業展現成長潛力,AI技術成關鍵推手

在2025年生策年會上,生策會長翁啟惠強調ICT與大健康產業的合作,並指出AI技術將成為推動生技醫療創新的關鍵力量,這不僅符合政府的「健康台灣」政策,也有助於強化國際合作,進一步提升台灣在全球生技產業的競爭力[6]。翁啟惠提到,自生策會成立以來,已持續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並透過此次年會探討未來的產業方向,顯示出對於大健康產業的重視與期待。隨著美國的關稅政策影響逐漸顯現,翁啟惠指出總統賴清德提出的五大因應策略已獲得美方肯定,這被視為提升產業的契機,顯示出台灣在全球經濟環境中的靈活應對能力,未來有望在生技醫療領域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
天鈺 (4961-TW) 於法說會中透露,OLED 驅動 IC 的 Single RAM 與 Dual RAM 將於下半年陸續量產,預期將顯著提升營收貢獻。儘管新台幣升值對毛利率造成壓力,公司仍力求全年毛利率維持在約29%的水準。董事長林永杰指出,雖然筆電品牌的拉貨速度放緩,但隨著 T-CON 產品的完善,市場佔有率有望提升。此外,天鈺計劃在本季量產手機 AMOLED DDIC Single RAM,並於下半年推出 Dual RAM,以支持高解析度應用。預計第三季起,Edge AI 晶片將開始貢獻營收,進一步擴展至掃地機器人等產品領域,顯示出公司在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間的靈活應對能力[7]
榮惠-KY (6924-TW) 在2025年第一季報告中顯示稅後純益2743萬元,年增38%且每股純益達1.32元,儘管毛利率有所下降,顯示出公司在AI伺服器應用上仍具潛力,預計5月起將轉強[8]。另一方面,聯強 (2347-TW) 的資料中心業務增長近50%,顯示商用市場需求強勁,尤其在印尼手機市場的表現亮眼,年增接近50%[9]。然而,消費性電子需求減弱,半導體業務年減27%,反映出市場恢復的挑戰。台灣央行則重申其獨立性,強調在貨幣政策上不受外部壓力影響,旨在消除市場疑慮[10]。綜合來看,儘管面臨市場波動,企業在AI及商用市場的布局仍顯示出未來成長的潛力,特別是在新興市場的需求回暖下,將為台灣經濟帶來新的動能。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偏弱機會股

#波段回檔股

#下跌三黑K線

#弱勢下殺股

#散戶進大戶拋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