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當局公告比亞迪、青山集團鋰供應合同失效,中國使館否認終止
經濟通新聞
《經濟通通訊社9日專訊》智利生產促進局(Corfo)在當地時間5月7日發布公告稱,比亞迪、青山集團此前中標的鋰資源供應合同因不同原因失效。公告透露:「受全球市場條件變化影響,我們選中的企業在投資決策上遇到了困難:與2022年相比,鋰價已經大幅下跌。
」
不過,中國駐智利大使館最新表示,比亞迪和青山控股否認已終止在智利的鋰項目投資,並仍願意與當地政府對話。
據《財新網》報道,智利於2022年8月啟動本國鋰資源供應招標時,中國國內鋰價正處在人民幣50萬元╱噸以上的歷史高位,並在當年末觸及60萬元╱噸的歷史高位。此後,隨著
供應增加和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放緩,鋰價扭頭向下,2023年起一路震盪下行,並在2024年初跌破10萬元╱噸,當年末下探至8萬元╱噸上下,擊穿部分鋰礦山的成本線,江西宜春鋰冶煉廠大片停產,海外澳州也有多個鋰礦山宣布停產。進入2025年,鋰價保持疲軟態勢。上海有色網數據顯示,昨日(8日)國內鋰價報6.53萬元╱噸,年初至今下跌13%,同比跌41.6%。
碳酸鋰價格持續下跌,比亞迪(01211-HK)(002594-CN)和不銹鋼巨頭青山集團分別取消了此前在智利規劃的正極材料工廠建設計劃,而後者是從智利獲得優惠價格的鋰供應條件。(ct)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