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精點》中金料今年南向資金流入萬億,恒指預測20500點
經濟通新聞 2025-04-29 13:09
《經濟通通訊社29日專訊》中金發表港股策略報告,預期今年南向資金累計流入約8000億至1萬億元,在面對關稅政策不確定性,預期恒生指數在基準情形下,不考慮盈利下調影響,對應恒指為20500點;在積極情形下,市場情緒修復至關稅衝擊前水平,恒指重回23000至24000點;在悲觀情形下,企業盈利下跌7%,對應恒指18000至19000點左右。
*料今年南向資金流入最多1萬億*
報告指,年初以來約4個月時間,南向淨流入規模達6040.8億元,相當去年全年流入8078.7億元約四分三,日均流入規模為去年2.5倍。內地可投港股ETF資金淨流入在3月創234億元紀錄,4月至今接近350億元,背後或有不少散戶藉ETF配置港股。
考慮到當前主動偏股型基金1.5萬億元規模,後續空間約750億至1500億元,險資假設權益佔資金比例升至15%,且港股佔權益比例增至20%,並考慮新增保費,料年內有望
帶來約1500億至2000億元增量資金。綜合以上,年內相對確定南向增量料約2000億至3000億元,全年累計流入約8000億至1萬億元。
*高關稅及財政政策弱於預期,或累港股盈利下滑*
中金又指,關稅風險開啟後,測算恒指在20500點計入了與2018年底相當的悲觀情緒,如沒有新增風險,可能在這位置震盪,隨著關稅不斷加碼已進入「非理性」階段,市場已對
關稅本身數字逐漸「脫敏」,更多轉向對增長實質影響,這與後續談判進展與內地政策對沖力度息息相關。如關稅談判沒有進展,維持在145%,而財政政策對衝力度弱於預期,或拖累港股盈利下滑10個百分點到負增長7%。
*科技支持且對出口敞口較小互聯網科技仍是主線*
板塊上,有科技支持且對出口敞口較小的互聯網科技仍是主線,可與分紅資產互相輪動;如財政能對沖,內需相關順周期板塊會有更好機會;出口相關板塊敞口更大,來自美國收入佔比更
高的家電、電子設備、海運等需關注關稅進展。(bi)
*編者按:本文只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經濟通通訊社》、編者及作者無涉。
- 貿易戰再起 新興市場債券還能投資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