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解放日」是否成功 要等川普下台後才能確定

鉅亨網編譯張祖仁 綜合外電 2025-04-02 18:34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解放日」是否成功 要等川普下台後才能確定。(圖:REUTERS/TPG)

「解放日」何時才能讓人感受到自由?很難說,因為除了川普之外沒人知道他的關稅到底是什麼樣子。或許就只是 20% 的統一關稅。

這位善於重新定義事物的總統將全國注意力放在輪廓模糊、目標不明確的貿易調校上。如果股市不再是他的參考指標,如果成長困境和物價上漲被視為短暫的痛苦,那麼美國人該如何評價川普在經濟上的表現?


美國製造業的復興是評價「解放日」成功與否的一個標準。但以此作為指標也意味著將時間範圍延長到川普任期之外。即使堅持民粹主義是值得的,也要一段時間後才能看到最終的結果。

但痛苦的衝擊會先到,經濟的輝煌只會晚到,而且是很久以後。不妨稱之為「延後的解放」。

雖然從美國優先的角度來看,增強自己的能力、減少對國外市場的依賴很合理,但毫無疑問,這個過程將需要數年才能完成。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科技業對開發人工智慧 (AI) 的關注,推動了過去兩年金融市場的大部分成長。

Wedbush 分析師艾夫斯 (Dan Ives) 在最新報告中寫道:「現實情況是,半導體行業植基在亞洲,核心基礎和製造基地在中國。」「即使是只將 10% 的供應鏈從亞洲轉移到美國也需要 3-4 年的時間,成本高達數千億美元,何況中間還會對供應鏈出現嚴重的耽誤和挑戰。」

「解放日」也將引發目標國家的報復。這將使美國製造業基地的轉型變得複雜。雖然國內生產商努力從關稅較低的市場採購投入品,並提高在美國境內建造和組裝的能力,但外國政府不太可能袖手旁觀。根據白宮的理解,「解放日」在許多情況下會拖延或阻礙美國的生產能力。

艾夫斯寫道:「更廣泛的擔憂是,中國積極採取報復措施,限制下一代輝達 (Nvidia) 晶片硬體的供應鏈,同時促使更多中國消費者購買中國商品,例如華為取代蘋果,比亞迪取代特斯拉等等。」

被置於保護罩內的「七巨頭」將不會擁有支撐其高估值的成長前景。可以肯定的是,這些科技巨頭都是美國獨有的公司。但幾十年來,成為一家成功的美國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必須取決於在國際舞台上保持影響力。

不需要成為負面標籤的川普式全球主義者,也都可以承認,希望國家經濟意識更加封閉是一種地方主義,甚至是經濟落後的表現。但如果這種以自給自足為名的孤立主義真的成功的話,華盛頓的新一批領導人將會宣稱勝利。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