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投行籌建進展順利 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鉅亨網新聞中心
6月29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以下簡稱《協定》)簽署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協定》的簽署是亞投行籌建進程中又一里程碑,標志著亞投行籌建工作進入運營準備的新階段。據悉,各國簽署《協定》后,還需經本國立法機構批準。年底之前,經合法數量的國家批準后,《協定》即告生效,亞投行將正式成立。?
有專家指出,亞投行的成立將實現多方共贏。受之前金融危機的沖擊,各國尤其是發達經濟體商業金融機構開始惜貸,由此各方對開發性金融的認識產生新的變化。在這一大背景下,亞投行的成立有利於國際資本流向亞洲基礎設施及其他生產性領域,彌補亞洲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的資金缺口。對於亞洲來講,面對經濟增速的下滑,亞投行的成立有助於促進亞洲經濟可持續發展,並改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對於我國來講,亞投行將為我國對外開放戰略提供金融服務,不僅有助於進一步改善我國基礎建設,同時對提升我國資本的國際影響力以及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產生積極影響。?
帶動我國企業“走出去”?
“走出去”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一大重要戰略。從國際經驗來看,以資本“走出去”帶動優質產業和裝備技術的“走出去”是對外開放的更高層次。“走出去”戰略以及“一帶一路”規劃藍圖的實施,需要資本的支援。?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學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倡議籌建的亞投行的主要投資領域是亞洲以及其他成員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籌建中的亞投行將為我國“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提供金融服務,推動我國裝備制造業“走出去”。?
有專家表示,基礎設施建設具有資金量大、回報周期長、利潤空間較小的特點。亞洲擁有大量的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存在大量的需求,而很多國家融資乏力,制約著許多國家基礎設施的發展與升級。?
據測算,2010年至2020年期間,亞洲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投資總需求高達8萬億美元,年平均投資約需7300億美元,而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現有多邊開發銀行在亞洲基礎設施領域的年度投資規模僅約為100億至200億美元。?
經過多年的發展以及“走出去”戰略的實施,我國基建企業的海外業務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在國際市場中有較強的融資能力。籌建中的亞投行創新融資模式,有助於我國基建企業以及裝備制造業在資本的支援下進一步“走出去”。?
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當前,我國已經是一個制造業大國,“中國制造”遍及全球。然而,劉學智表示,從資本層面來看,我國國際影響力較弱。亞投行的成立,將促進我國資本國際影響力的提升。經過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積累了大量以外匯為標值的資本財富,亞投行的建立對提升財富的使用效率具有正面的促進作用。?
目前,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家。劉學智表示,當前人民幣在全球支付清算中的使用份額,與我國經濟總量不相匹配。中國作為亞投行大股東,有利於促進我國對外投資步伐的加快。在對外投資中增加人民幣的使用量,將對人民幣國際化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