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歐美發達國家削科研開支 MIT警告:美恐陷「創新赤字」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6-29 15:40


科研是現代國家維持競爭力的關鍵,但在財政緊縮的大環境下,歐美發達國家近年不斷削減科研開支,令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被迫大幅削減人手。作為美國科研重鎮的麻省理工學院(MIT)最近發表報告,指出目前聯邦科研撥款已經跌至二戰後最低水平,警告若情況持續,將會令美國陷入「創新赤字」(innovation deficit),損害美國發展前景。

香港《文匯報》報導,全球各地去年出現了多項重大科研成就,不過極少涉及美國科學界,原因與華府不斷削減研究經費息息相關。麻省理工的報告指出,1968年美國太空計劃如火如荼之際,科研經費撥款佔聯邦政府預算比率高達10%,但到2015年已降至不足4%,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率更不足0.4%。


由於撥款不足,一些基礎科研項目在爭取政府資助時,往往處於弱勢。基礎科研是指一些需要投入大量時間、人才及資金的項目,短時間內不會產生顯著成果,但長遠可帶來無窮效益,對國家未來十年以至幾十年的發展至關重要,例如網絡安全、太空探索、傳染病研究、機械人研發和植物生物學等。

麻省理工專家委員會在題為《被推遲的未來:為何基礎科研投資減少會令美國陷入創新赤字》的報告中提出,美國當今主要經濟或科學成就,很多都是建基於幾十年前的基礎科研成果。例如「頁岩氣革命」令美國去年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而頁岩開採不可或缺的「定向鑽井」和「鑽石鑽頭」等技術,可追溯至19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機後,由聯邦政府主導的大量基礎科研項目。報告指出,若美國希望在幾十年後成為潔淨能源技術領頭羊,就應在當前增加投資研究薄膜發電等新技術。

美國藝術及科學學會去年亦發表報告,呼籲聯邦政府增加基礎科研撥款,維持美國的全球競爭力。參與報告聯署的民主黨眾議員霍爾特指出,美國朝野上下都以為美國領先全球是理所當然的事,所以對於科研發展落後問題始終未有重視,與中國等國家大力投入科研相比,美國是嚴重不足。

科研資金除了金額,還講究是否用得其所。澳洲科技大學聯盟(ATN)及澳洲產業集團早前委託羅兵咸永道製作一份報告指出,大學科研及商業科研關注的範疇嚴重脫節,威脅澳洲創新的可持續性。報告更破天荒建議大學及研究機構發行債券,由聯邦政府作擔保,吸引更多科研資金之餘,亦可讓研究與投資者需求更好地接軌。

報告指,現今商業科研超過一半集中在工程方面,另有1/3是資訊科技(IT),不過兩者在大學科研比例僅分別佔9%及4%。ATN產業顧問小組主席克拉克形容大學與企業的合作「差劣」,反映雙方在科研文化上有衝突。他又指,企業每年花180億澳元(約1069億港元)進行科研,澳洲大學的研究員雖佔全國逾60%,但每年只有8億澳元(約47億港元)經費,反映資源與人手分配嚴重失衡。

目前澳政府科研資助中,70%撥款是基於研究被學術期刊刊載或學術文件引用的次數,只有27%是根據研究對產業的影響及所產生的收益。羅兵咸永道呼籲政府從改革制度開始入手,鼓勵大學研究員增加與企業合作,而不是單純追求發表學術文章。

由於政府撥款有限,大學亦尋找向市場籌集科研資金。墨爾本大學及雪梨大學去年分別拍債超過2億澳元(約12億港元),以改善校園設施增加競爭力。英國牛津大學的大學學院今年4月亦拍賣4000萬英鎊(約4.88億港元)的50年期債券,成為英國首間發債的大學。

美國科學家警告,修讀植物學的美國學生愈來愈少,加上大學因資金緊絀停止儲存或製造標本,人們對植物的認識會愈來愈少,或影響保育工作,甚至窒礙開發替代能源及重要藥物。

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數據顯示,自1988年起,全美提供植物學學位的大學數目減半;國家教育統計中心(NCES)表示,2012年全國頒授的植物學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少於400個,原因是學生傾向選擇與科技相關的主修科。植物學家憂慮長此下去,愈來愈少人懂得教授、辨認及利用植物。(接下頁)

[NT:PAGE=$]

此外,大學及州政府面對削減預算,被迫關閉植物標本室,使專家無法參考或用作基因研究。研究員承認,製作大量植物標本需要控制氣溫和濕度,以及使用大量空間,成本不菲。

美國削減科研經費,連帶當局批出的經費申請跌至歷史新低。據報目前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收到的「R01」(項目計劃基金)撥款申請中,只有不足一成獲批。當局原意是鼓勵大學和研究員珍惜並善用撥款,實際上卻促使科研人員浪費更多時間填寫撥款申請,減少做實驗、發表報告及授課的時間。氾濫成災的撥款申請又進一步拉低獲批比例,形成惡性循環。

美國南部一名首年上任的助理教授坦言,對於目前資歷較淺的大學教員,能否獲聯邦政府撥款已成為保住職位的首要條件,又形容自己撰寫科研報告遠較填寫撥款申請輕鬆。

研究機構需足夠資金應付所謂的「間接成本」(Overhead),它是與科研本身無直接關係的開支,例如圖書館、電力、設施保養及維修、行政人員薪酬等。各研究機構的間接成本花費不一,普遍佔整體經費30%至70%不等。由於間接成本與整體研究開支成正比例,促使科研團隊盡量「報大數」,以增加獲得的經費,變相形成浪費。

歐盟去年推出歷來最大規模的「展望2020」(Horizon 2020)研究及創新資助計劃,動用800億歐元(約6766億港元)資助成員國院校及科學家從事各項研究,不過計劃實施後,學界發現申請資助門檻甚高,普通院校或來自較落後地區的研究員,幾乎沒有機會分得一分一毫。有評論批評歐盟推出「展望2020」只是一個煙幕,目的是掩飾削減科研經費、將經費集中在一小撮精英身上的事實,甚至形容計劃「劫貧濟富」,是「倒行逆施的羅賓漢」。

道指要成功申請「展望2020」相關撥款,申請者需來自富裕國家,東歐國家研究員申請獲批的機會微乎其微;其次申請者需於著名學府研究當前的熱門範疇,而且最好曾經在《科學》或《自然》等星級期刊發表文章,這重重門檻令很多年輕一輩學者卻步。

歐盟研究委員會(ERC)是「展望2020」撥款機構之一,不過翻查2013年ERC撥款資料,發現在300項成功申請中,有多達222項是來自英、法、德、荷等發達地區,變相加劇了科研界別的「貧富差距」。

單在2010年,歐盟便已產生10萬名博士,僧多粥少下,科研作為職業的吸引力愈來愈低。有評論建議歐盟可以把單一撥款金額由目前200萬歐元(約1692萬港元)減至40萬歐元(約338萬港元),讓更多研究員可以受惠。

日本內閣府綜合科學技術創新會議(CSTI)屬下的專家組,自1995年起每隔5年發表《科學技術基本計劃》,今年已是第5期。根據計劃內容,當局在過去20年來一共投入了超過80萬億日圓(約4.94萬億港元),令大學科研環境有所改善,亦創造不少科研成果,不過在這期間,日本科研人員發布的國際級論文比例持續減少。有評論認為,這反映日本整體科研實力正在下降,原因可能是年輕研究員青黃不接所致。

首份《計劃》發表時提出針對大學研究職位設立5年任期上限,原意是增加年輕研究員流動性,鼓勵創新,但實際上導致年輕科學家就業前景不穩定。專家組上月底公布第5份《計劃》時,便建議把5年限期擴展至資深研究員,同時增加年輕研究員的長期僱用機會。

日政府研究撥款安排亦是影響科研成果的原因,近年很多國立大學不斷增加對「即食」研究的競爭性資助。相反,主要用於支援長期研究的持續營運補貼不斷減少,導致一些真正需要長年累月研究的項目無法進行。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