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中金所合資打造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上海自貿區設立的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公司已經開始籌備,主打資產交易和衍生品交易等業務,年內將推出首批產品,同時積極研究服務紅籌企業,特別是大型互聯網公司回歸的具體方案。
記者獲悉,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下稱上交所、中金所)將作為出資股東,在上海自貿區成立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公司,待“新51條”發布后,會向證監會遞交公司設立申請,盡快完成注冊設立手續。
在上周四(6月18日)舉行的陸家嘴(600663,股吧)金融論壇吹風會上,證監會辦公廳副主任李鋼表示,上交所已經獲得證監會批準,在自貿區開始啟動籌建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
據記者了解,該平臺在設立初期將主打平臺業務和頻道業務,首批重點業務目前已確定為私募和衍生品交易,並計劃在年內推出首批產品。
資產與衍生品交易平臺
平臺業務將著力打造資產交易平臺和衍生品交易平臺。其中,資產交易平臺主要從事非標準化產品、私募產品的掛牌、交易、清算等服務,從私募證券融資和金融資產交易等私募業務起步,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衍生品交易平臺的目的是做期貨市場國際化與創新發展的試驗田。將已經很成熟、不懼競爭的產品放在平臺交易,吸引外資參與,引導國內投資者更加理性地投資;將一些交易所不會做或者不能做的小品種,在平臺做積極嘗試;為場外衍生品提供集中報價、交易、清算平臺。
一位接近上交所的人士向記者表示,證券、匯率、利率的場外衍生品市場是客觀存在的,且市場空間很大,“通過平臺提供掛牌、報價、交易和清算服務,可以提高交易效率,監測市場風險,符合國際上‘場外產品場內化’的大趨勢。”
上述人士坦言,國內券商的國際化程度不高,平臺可以為我國與全球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提供便捷、低成本的基礎設施,“從近年平安陸金所等新型交易市場的發展趨勢來看,交易平臺也有很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根據籌建安排,自貿區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還會積極研究服務紅籌企業特別是大型互聯網公司回歸的具體方案。
跨境投資頻道
據記者了解,該平臺的頻道業務是為了服務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暫定三項主要內容:一是引入境外投資者參與現有市場的交易;二是服務境內投資者境外投資證券期貨,通過自貿區交易平臺直接對接境外交易所;三是引入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市場新股發行詢價配售。
上交所方面此前曾公開表示,該平臺的具體業務還包括:通過自由貿易賬戶與交易平臺,使境外投資者參與股票、債券、基金市場等;探索外資參與一級市場,為證券期貨經營機構代理客戶參與跨境投資提供交易服務;探索符合條件的境外企業發行人民幣債券等。
一位市場人士稱,作為一個面向全球的、本外幣可自由流通兌換的離岸市場,上海自貿區內的企業和投資者的確有不少投融資和進行證券期貨產品交易的需求。
記者獲悉,目前該平臺的籌備工作組已經成立,在中金所集中辦公。待“新51條”發布后,會向證監會遞交公司設立申請,獲批后盡快完成公司注冊設立手續。
“新51條”是上海市聯合一行三會有關部門制定的自貿區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聯動方案,其具體內容與此前一行三會金融支援上海自貿區的“51條”有所不同。“新51條”已上報,目前仍在審批中。
根據籌建安排,自貿區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初期主要按“新51條”規定開展業務,且與上交所、中金所錯位發展,其交易、結算、風控等技術系統的開發會外包給兩所的技術部門或相關市場機構,但系統本身會從法律上與兩所系統隔離。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 2025降息周期,誰能決定美股走向?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