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綠色信貸是商業銀行優化信貸結構的需求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6-26 12:16
和訊網訊息 6月26日,在貴陽舉行的“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5年年會綠色金融與綠色經濟發展專題高峰會議”上,中國農業銀行(601288,股吧)行長張云在演講中說到,發展綠色信貸既是促進經濟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商業銀行優化信貸結構,加快經營轉型的在需要。他提到,截至2014年末,農行綠色信貸項目貸款余額4700余元,同比增長42%。高於全行法人貸款增速32個百分點。兩高一剩行業貸款減少103億元,占比降低0.9個百分點。其中貴州分行以污染治理、生態農業、低碳交通為重點,共支援項目80多個,貸款余額180多億元,為生態貴州的建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以下是文字實錄:
張云:尊敬的秦如培常務副生長、女士們、先生們。非常高興來到生態貴州和大家共同探討綠色金融和綠色經濟發展這一富有意義的話題。
下面我從綠色信貸的角度談談對論壇主題的思考。當前可持續發展理念已經是全球普遍的共識,代表可持續發展綠色經濟規模不斷壯大,服務綠色經濟的綠色金融成為國際金融業發展的主趨勢。近年來,3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在“四化”同步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資訊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五化”協同的戰略。標志著中國現代化戰略的歷史轉型。將推動綠色經濟的更快發展。
對金融機構來說,發展綠色信貸既是促進經濟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商業銀行優化信貸結構,加快經營轉型的在需要。應該看到,綠色經濟發展的外部性比較突出。依賴於生態產權的明晰和相關環保法律的嚴格執行。整體回報率偏低。需要商業銀行樹立長遠的經營理念,構建好專業化的服務體系。目前國際商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綠色信貸制度體系。2012年中國銀監會接見國際經驗搭建起綠色信貸發展框架。農業銀行按照綠色信貸要求制定了綠色信貸指標體系和業務指引。把綠色信貸理念全面融入業務流程。已初步建立起綠色信貸增長的內生機制。近年來,嚴格控制兩高一剩貸款投放,加大污染源治理、清潔能源、生態農業、低碳交通等重點領域重大項目的支援,積極推進綠色經濟發展。
截至2014年末,農行綠色信貸項目貸款余額4700余元,同比增長42%。高於全行法人貸款增速32個百分點。兩高一剩行業貸款減少103億元,占比降低0.9個百分點。其中貴州分行以污染治理、生態農業、低碳交通為重點,共支援項目80多個,貸款余額180多億元,為生態貴州的建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運用市場機制促進綠色經濟發展,是國際通行的做法,近年來我國碳交易市場建設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服務碳市場,開展碳金融產品創新方面,農業銀行一直走在前列。2008年就率先開展了清潔發展機制顧問業務。目前已經為22個項目提供了服務。在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執行委員會成功注冊了5個項目。處於國內同業領先水平。我們還成功辦理了國內首例碳交易預付款融資業務。為客戶鎖定碳減排收益。創新發行了碳收益票據。盤活了企業的碳資產。貴州有著豐富的碳交易資源,農業銀行將發揮優勢在貴州開發和創新更多的碳金融產品,以實際行動助推生態貴州建設。
中國的未來需要藍天、碧水、凈土,社會大眾渴望擁有藍天、碧水、凈土,我們期待和各級金融機構,金融同業和企業攜手打造綠色銀行,共擔綠色發展重任,共用綠色經濟成果,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綠色保障,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