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林斯班現在最擔憂:美國不動產業停滯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根據CNNMoney分析報導,營建業通常能帶動美國走出衰退,但這次不同。
這正是葛林斯班現在最擔憂的地方。這位前聯準會(Fed)主席說,美國不動產業陷入了停滯。
的確,某些城市營建與房價正在上升,但住宅與商業建築的整體營建,尚未回復到大衰退之前的水準。
「我們尚未走出谷底,」葛林斯班說。「我們現在處於停滯狀態。」
葛林斯班說,衰退之前,約有8%的美國經濟是靠住宅與大樓的營建,預期此項營建可持續20多年。現在,營建業僅佔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4%。
雖然葛林斯班了解最近的房屋數據顯示小幅成長,但他說,「獨棟式房屋營建,仍然僅只2006年與之前的三分之一。」
葛林斯班高度重視此一警訊,因為在大衰退之前,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經歷了十次衰退與復甦。在這十次的復甦中,營建業--包括住宅與非住宅--是經濟反彈的一大推手。
他的觀點,獲得其他主要不動產專家的共鳴。
Case-Shiller房價指數的共同創造人Karl Case去年告訴CNNMoney說,在經歷了50年穩定成長後,房屋市場現在成了「賭局」。
「在對屋主的調查中,負面反應比以前多得多,」Case說。
衰退後的拖累:的確,約在十年前,葛林斯班警告國會,房屋市場出現了泡沫。
2005年6月9日,葛林斯班告訴國會聯合經濟委員會,「雖然美國整體房價不太可能出現泡沫,但某些地方市場似乎出現了泡沫,房價上漲到了難以持續的水平。」
該泡沫最終演化成了主要危機。太多美國人買了負擔不起的房子。
現在的問題在於,美國不動產業是否真的出現了「新常態」,或這個國家能否重返衰退前的水平?
- 亞洲父母瘋搶!這裡成低成本國際教育首選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