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數據解讀】4月M1負增,人行媒體:缺居民活期存款是波動因素

經濟通新聞 2024-06-14 16:36

   《經濟通通訊社13日專訊》人民銀行早前公布,4月末,狹義貨幣(M1)餘額66.0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1.4%。M1同比增速已下行超1年,從2022年3季度的6.4%下降到2024年4月 的-1.4%,累計下行7.8個百分點,引發市場關注。如何理解M1增速?未來M1回升動力源自何處?人行旗下《金融時報》引述多位業內專家認為,上半年,在金融業「擠水分」、財政發力較慢等因素綜合影響下,M1增速下行,這一現象並非企業預期偏弱單一因素影響。更深層面來看,M1統計口徑不包含居民活期存款,使得M1對企業活期存款變動尤為敏感。往後看,隨著財政支出的發力與房地產政策效果的顯現,M1增速有望擺脫負增長,出現反彈。

  分析稱,如果將個人活期存款加入到M1統計當中,則4月末規模為104.8萬億元,同比增長了0.6%。如果再將支付公司客戶備付金、貨幣基金以及現金類理財產品也納入到M1中,則4月末規模為129.1萬億元,同比增長2.6%。整體來看,納入上述三類資金後的M1增速雖然也在下行,但整體上波動幅度明顯降低。

  展望未來,M1增速回升的動力可能來自哪裏?平安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劉璐認為,歷史上看,商品房銷售增速和M1增速有明顯的正相關性,基本邏輯是居民購買商品房的過程中,居民儲蓄存款直接轉化為企業活期存款,從而帶動M1增長。此外,地產產業鏈企穩也能帶動上下游行業的景氣度改善,也能進一步帶動M1增長。

  此外,劉璐表示,根據歷史規律,出口改善階段,企業外匯創收同步改善,換匯以後帶來的人民幣存款規模上升。去年10月以來,出口增速回升,銀行代客結售匯差額仍然在回落通道,二者呈現一定的分化,這一般意味著部分資金推遲結匯,也會拖累M1表現。未來若中美貨幣政策收斂以及中國基本面逐步改善以後,企業結售匯回歸常態,也能夠帶動M1回升。(ct)

文章標籤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