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LayerZero空投獵人:我們是鏈上虛假繁榮的工具,也是卸磨被殺的驢

BlockBeats 律動財經 2024-06-04 15:00

在日常的擼空投之餘,A 哥這段時間的另一個工作重點是寫申訴表格——他工作室 200 多個賬號和 100 多個精品號,全部被 LayerZero 判定為女巫賬號。

「為了增加申訴成功的機率,團隊用 chatgpt 寫申訴,針對每一個賬號填不同的理由,甚至使用不同語言。核心思想就是『我是一個真實的用戶』。」A 哥對 ChainCatcher 表示。

花姐也按照 LayerZero 的要求,填寫了申訴表單,申明自己的「擼毛」賬號是個人的,而非工作室的女巫賬號。

在此前,花姐個人辛苦了半年的 20 個賬號被項目方判定為女巫賬號,在 LayerZero 這場聲勢浩大的「獵巫運動」中,成為被獵的對象。

「本想擼毛致富,誰知擼毛致負。」花姐對 ChainCatcher 苦笑道。

至於是否有用,A 哥和花姐都表示,只是盡人事,聽天命。「申訴的賬號太多了,項目方哪能都看的過來」。

LayerZero 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有 80 萬個地址是潛在的女巫賬號,雖然最終的名單還未公布,但預計數量不會少。

這場「獵巫行動」,將項目方和「擼毛」方之間的博弈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審查、自曝、舉報有獎。這些和加密自由精神背道而馳的詞語,一時激起眾多爭議。

曾經占據上風的「擼毛」者,隨著 Web3 產業的一步步發展,優勢不在。

雙方都有很好的理由:項目方希望將代幣空投給真正的用戶,而非一上線就集體拋售的工作室;工作室則表示,在付出了真金白銀,幫助項目提升了數據、測試了性能後,被棄之如敝屣。

5 月 30 日,LayerZero 的「獵巫行動」正式落幕,而花姐和 A 哥還在等待審判的結果。

「香餑餑」LayerZero

A 哥進入加密圈的時間比較久,在挖礦事業遭遇打壓時,轉到空投賽道。

礦場經營期間原有的投研與技術團隊,加上圈內積累的人脈,一個初具規模的空投工作室就此形成。

在他看來,每一次大規模的擼空投行為都是在做一次長遠的價值投資,研究項目方背後的融資團隊也成了重點,團隊將投研的重點放在了 A16Z、Paradigm、Coinbase 等知名機構的投資項目上,大額融資是標配。

「融資額度高代表着項目擁有高估值,而高估值往往意味著更有價值的空投代幣。」A 哥介紹道。

在工作室成立早期,也曾擼到過 ARB、Aptos、Sui、Wormhole 等不錯的空投項目,算是在市場整體慘澹情況下取得了不錯的收益。

LayerZero 占據了融資團隊與高估值兩個天然優勢,成為 A 哥關注的重點。

2022 年 3 月,旨在成為」最簡單輕便的跨鏈資訊傳輸方式」的全鏈互操作性協議 LayerZero,完成了 A+輪 1.35 億美元的融資,以 10 億美元的估值邁入了 Web3 的獨角獸行列,a16z、紅杉資本、Coinbase Ventures 等機構參投。

2023 年 4 月,LayerZero 再次完成 1.2 億美元 B 輪融資,估值上升至 30 億美元,此次投資機構還引入了傳統資本。

融資完成之際,LayerZero 宣布,將考慮「治理代幣空投」。

如此雄厚的資金以及空投預期,在「擼毛」人眼中,LayerZero 就是一盤將要送到嘴的「大餐」。

個人擼毛黨與擼毛工作室開始伺機而動,一時間關於 LayerZero 的研報文章滿天飛,各種刷空投教程在社群傳播。

LayerZero 交互數據也出現了爆髮式上漲,自去年 4 月融資宣布開始,LayerZero 鏈上交互量開始激增,單日交易筆數突破 20 萬筆,官方跨鏈產品 Stargate 交易筆數也開始大規模上漲,單日交易筆數在 15 萬左右。

A 哥也緊鑼密鼓的布局,技術團隊利用代碼批量生成 200 個擼毛錢包,外加 100 個精品賬號,一場為期長達大半年的擼毛行動就此展開。

A 哥介紹,團隊會進行指定的日常交互行為,確保每個地址都能完成交互任務達到空投標準,並做好賬號隔離。

不斷增加的成本

在 LayerZero 的交互行動中,「擼毛」的沉沒成本正在累積。

因為費用貴、收費不透明,LayerZero 旗下跨鏈產品 Stargate 一度成為了擼毛黨嘴裡的「跨鏈刺客」。由於早期沒有明細,很多用戶在支付 GAS 費的時候才發現需要花費巨額費用,且各幣種各收費並不統一。

A 哥表示,為了 LayerZero 空投也只有忍受 Stargate 高昂的跨鏈費用。

花姐對此也是深惡痛絕,其表示因擼毛需要,曾以 0.9 美元的單價購買了部分 STG 代幣進行質押,而此後由於整體市場下跌,這部分 STG 的價值也慘遭腰斬。

當談及此次擼毛成本時,A 哥表示,LayerZero 每個號的成本都在 200U 以上,作為投資目標是在單號獲得 1000U 左右的空投。「為了保險起見,還採用了 100 個精品號進行交互,確保不會被反擼。」

花姐則表示,這是自己首次採用多賬號擼毛,因此前單一賬號參與交互都獲得了不錯的空投獎勵,所以這次「下血本」來嘗試一下,整體成本在 3000U 左右。

但當潛在女巫地址公布出來時,A 哥和花姐都傻眼了,A 哥工作室賬號連同 100 個精品號全軍覆滅。

花姐的 20 個賬號也無一倖免,花姐戲稱,「本想擼毛致富,誰知擼毛致負」。

史上最大的「反女巫行動」

讓他們賬號全軍覆沒,來自 LayerZero 的獵巫行動。

5 月 2 日,LayerZero 正式宣布第一期快照已完成,並表示實際用戶總量大約有 580 萬。

次日,LayerZero 宣布,出於「對社區成員的持續信任」,將代幣分發給持久用戶(而不是女巫用戶)。而對於女巫用戶,LayerZero 也給出兩個出路:一個是「自曝」,自行報告女巫地址,從而保留 15% 的空投分配額度;另一個則就是等待項目方內部的篩查,此後將不會收到任何代幣。

此外,LayerZero 還表示,此次女巫檢測報告將與 Chaos Labs、Nansen 合作編寫。

這也使得女巫監測變得更為嚴格,對於翹首以盼空投多時、以擼毛賴以為生的工作室和專業擼毛黨來說,無疑是當頭棒喝。

甚至,LayerZero 還引入了舉報機制,舉報成功者,將會獲得被舉報賬號 10% 的代幣。

截止到首輪女巫自行報告階段結束,初步判定 80.3 萬個地址為潛在女巫,其中超 33.8 萬個地址自我上報為女巫,每個符合要求的地址,將獲得其預期代幣分配的 15%,其餘 85% 將返還給合格用戶。33.8 萬相較於 80 萬而言,只有不到 40% 的地址選擇「自首」。

而大清洗仍在繼續,在接下來為期兩周的「賞金狩獵」中,LayerZero 共收到 3550 份「獵巫」報告,每份報告至少包含 20 個寫明女巫操作的地址。

業界普遍認為最終名單將「保留 6.67% - 13.33% 的地址」,不過,大部分的多賬號擼毛黨以及工作室已在第一輪的清洗中「陣亡」。

相殺與相愛

項目方與擼毛黨之間的博弈一直在演化。

Hop Protocol 開創了這套「圍剿」方案,將篩查目標鎖定到了工作室,重點篩查涉嫌操縱多賬號進行批量交互;使用過諸如 Merkly、L2 Pass、L2 Marathon 等常用的「女巫刷量」應用;以及以極少金額進行跨鏈交互。

在種種「自曝」、「篩查」、「檢舉」下,女巫篩查似乎淪為了「圍剿」的清掃現場,而工作室則成為了待宰的羔羊。

然而,擼毛工作室也並非等閒之輩。

經歷多次重大空投的洗禮後,目前大部分成熟的工作室都有著自己專屬的投研團隊、技術團隊以及交互團隊,擼毛也逐漸從「近乎 0 成本獲得獎勵」的用戶忠誠度行為,逐漸演變成為專業化的技術團隊。

面對女巫審查,從隨機交互腳本、分散且獨立的 IP 地址、再到更嚴格地賬號隔離等工作室的反女巫審查手段比比皆是。

項目方與擼毛黨在「女巫」與「反女巫」上始終存在一層博弈關係。

在 A 哥這樣的工作室眼中,擼毛黨為鏈上活躍做出了不少貢獻,擼毛行為也逐漸成為了鏈上活躍數據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如 Layerzero 此前公布的空投預期那樣,很多項目方會在項目早期放出關於空投、發起奧德賽任務的消息,來促使用戶與工作室進行鏈上交互,從而形成鏈上的「虛假繁榮」。

大量交互數據的產生,項目方可以在早期階段對項目進行優化與壓力測試,同時賺取業務上的收入。

對於擼毛黨而言,則冒着對「空投規則毫不知情」的風險,為項目方進行着免費的測試與鏈上貢獻,用花姐的話來說,「項目方手續費收爽了,自己卻顆粒無收」。

對此,同樣作為 Layerzero 的擼毛黨、加密 KOL 何幣表示,「激進的奧德賽、pua 一切都那麼激烈,擼毛結束了,我出局了」。

他們自嘲,在 Layerzero 的反女巫機制面前,徹底淪為了製造鏈上虛假繁榮的「工具人」。

備受爭議的舉報機制

在越來越卷的擼毛市場,「獵巫行動」逐漸淪為了人性的遊戲。

當談及為什麼會被查女巫的時候,A 哥和花姐一致將矛頭對準了「互相舉報」機制。

在他們看來,儘管採用多帳戶擼空投,但考慮到女巫問題,同時也對精品號進行了風險防控,然而此次所有賬號「全軍覆滅」。

事實上,「互相舉報」階段從 5 月 18 號持續到 31 號,也就是說這並不是原因之一。

但考驗人性的舉報機制,依舊在加密社區引發了爭議。

Layerzero 公告稱,鼓勵社區用戶互相檢舉女巫行為,成功的檢舉者可以獲得被檢舉地址的 10% 的空投市佔率分配。

這無疑將人性的陰暗玩弄到了極致,為了獲得 10% 空投獎勵,可以犧牲並無視掉其他擼毛玩家的成果。

何幣表示:「人性本惡,每次查女巫的時候都能看到人性的陰暗。」

花姐也表示,這是一個「一損俱損」的方式,可以接受 Layerzero 的規則嚴格,但是互相檢舉一定是一個「害人害己」的行為。

而另一個並未參與 Layerzero 擼毛的工作室也表示,「互相檢舉」無疑是開倒車的行為,這不僅「噁心」到了用戶,也讓項目背上了罵名。

「互相檢舉」不僅僅成為了項目方與工作室之間的博弈,也成了工作室與個人用戶之間的鬥爭。由於每舉報成功一個地址,該賬號 90% 的空投代幣將會返回到空投池中,這也意味著用戶所分得的空投將有所增加,而「互相檢舉」似乎正在成為了普通擼毛者宣揚「擼毛正義」的武器。

有傳言稱,某擼毛工作室員工選擇辭職舉報內部賬號;甚至市場還傳出某「獵人」提交了 48 萬個地址的女巫報告。

LayerZero 聯合創始人 Bryan Pellegrino 在社交平台回應,任何人都可以把他們想要的任何東西寫進報告中,但並不是每一份報告都是有效的。

這似乎側面驗證了舉報「擴大化」的猜測。

LayerZero 成功利用人性,將「獵巫行動」變成個人擼毛黨與工作室之間的戰爭。

各有立場

如今的擼毛賽道更像是修羅場。

女巫攻擊(Sybil Attack)現象自 Web1 時代就存在,最早由微軟研究學院 JohnR.Douceur 在 2002 年提出,源自 1973 年的科幻小說《Sybil》,而 Web3 的鏈上匿名屬性更是成為了女巫攻擊的絕佳溫床,女巫攻擊者可以輕易創建批量地址來獲取多份空投獎勵,他們往往收到獎勵便會套現立場,大量的空投拋售也對項目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反女巫」一直以來都是擼毛賽道的正義主旋侓,一定程度上保護了項目方與絕大部分個人用戶的利益。

工作室則認為,在交互期間為鏈上活躍做出了貢獻。

用花姐的話來說:「大家都是在用真金白銀為項目方做交互。」

個人用戶在慶幸自己沒有被列為女巫的同時,也唏噓 Layerzero「反女巫」規則嚴苛與反人性。

大部分工作室表示,雖然這是一場「滑鐵盧」,但任何工作室都存在過被反擼的經歷,真正工作室並不會在意這一場小小的敗仗,而是會放眼更加廣闊的市場。

部分工作室與專業玩家也表示,擼毛本身也存在個人投資風險偏好,並不是所有工作室都看好 Layerzero,而往後或許不會再考慮 Layerzero 生態的其他擼毛項目。

此外,部分多賬號玩家與工作室仍表示,將等待最終的命運審判。

隨著空投快照的結束,Layerzero 鏈上交互也開始回歸平靜,加之過激「反女巫」策略引起的用戶不滿,目前,Layerzero 鏈上數據已創下一年來新低。

5 月 19 日,當天消息總量僅為 3.9 萬條,較此前高點已下滑 94%。

原文連結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虛擬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文章標籤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