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即將進入衰退模式?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過去的幾年中,美國經濟復甦一直在2%左右的低速軌道徘徊,這樣的情況直到2014年第二季度開始轉變,gdp增長率達到4.6%。
隨后的第三季度,美國gdp年增長率出人意料地達到了5%,將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危機帶給美國的陰霾一掃而光,並創下了11年來美國最快增長的紀錄。
這種漲幅被外界普遍視為美國經濟繁榮的信號,預示著美國經濟將駛入“快行道”。但由於情況微妙,輿論界對目前經濟走勢有兩種看法,第一種看法,是經濟發展存在危險。
事實上,美國經濟自2009年6月開始復甦,自此一直擴張,但已出現了三次季節性萎縮,即:2011年第一季萎縮1.5%、2014年第一季萎縮2.1%、以及今年第一季萎縮0.7%;自1950年代以來,沒有一個經濟擴張期會出現三季萎縮。
如果今年第二季繼續萎縮,那么美國經濟就正式進入衰退狀態;據“商業內幕”網站報導,經濟學家統計,由4月至5月中,成長率只有0.7%,顯示擴張幅度極少。
美國商務部4月底首次公布第一季增長為0.2%時,經濟學家普遍認為,第一季受冬季嚴寒影響,以致增長放緩,因此認為第二季將好轉,但后來看到5月的發展不如預期,開始擔心經濟可能連續兩季出現萎縮,甚至有經濟學家表示,每年春天,經濟都有陷入衰退的危險。
美國商務部29日公布的第二次修正數據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環比萎縮0.7%,較第一次估測的增長0.2%有明顯下降。此前的兩次季度經濟萎縮分別是在2009年第二季度和2014年第一季度。
此次萎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西海岸港口勞資糾紛干擾貨物進出港。西海岸港口勞資糾紛長達三個月,到2月份才結束,對貿易造成了巨大影響。此外,美元的持續走強也令美國出口的競爭力下降,海外需求下降以及中國等經濟體增長放緩也是導致出口下滑的主要因素。數據顯示,美國一季度出口下滑7.6%,而上一季度為增長4.5%,下降的主要產品類別是耐用品和工業用品;美國一季度進口增長5.6%,與上季度相比增幅放緩。
此外,個人消費、商業投資和政府支出等驅動增長的關鍵動力也都呈現出疲弱走勢。這與一季度的極端嚴寒天氣有關,極端天氣令商業和消費活動減弱,尤其是建筑業活動。油價下跌導致能源產業持續收縮投資,這是非住宅固定投資下降的主要原因。
占美國經濟總量約70%的個人消費開支一季度增幅向下修正至1.8%。個人消費近來表現疲軟,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更加謹慎,並將更多收入用於儲蓄。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賈森\ub7弗曼在一份聲明中說,6月份以來,美國國內每加侖汽油價格平均下降1美元,相當於給每個家庭減稅700美元,然而這並沒有轉化成對其他商品的購買力。過去四個季度里,個人儲蓄率上升了0.6個百分點,僅在第一季度就上升了0.8個百分點。他預計,到2015年底儲蓄率還將上升0.4個百分點。
經濟學家對歷史上一季度嚴寒天氣對經濟的影響作了系統分析。賈森\ub7弗曼的研究顯示,過去十年間,美國經濟一季度平均增速要大幅低於其他三個季度,天氣因素是主要原因。天氣因素使今年一季度經濟下降了一個百分點,使過去十年里一季度經濟的平均增速下降了0.6個百分點。經濟學家呼吁統計部門在計算gdp增速時將天氣季節因素考慮在內。
美國商務部通常會對季度gdp數值進行三次估算。商務部將於6月24日公布第一季度經濟增速的最終修正值。
總部位於舊金山的西部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思科特\ub7安德森認為,一季度的疲弱數據說明六個月前的火速增長態勢好景不再。越來越多的人相信美國經濟未來最多只能保持2%的增速,而不再是以前的3%或4%。如今美國經濟每前進兩步就要往后退一步。
紐約聯儲預計,從今年二季度開始至明年年底,美國經濟按年率計算將增長2.5%,低於該銀行去年同期預測。反彈增速不及去年預期的主要原因在於家庭和企業對消費和投資仍保持謹慎,低油價短期內對石油開采行業帶來負面影響,同時美元升值和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將導致凈出口繼續拖累美國經濟增長。
另一種看法,是今年第二季經濟將繼續擴張,增長率可達2%以上。彭博新聞社在5月對84位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第二季的增長可達到2.7%,主要原因是家庭消費於這一季可增加3.2%,而就業情況改善是家庭消費增加的最重要因素(4月份全美新增工作22萬3000份,失業率跌至5.4%,申領失業金人數跌至15年來最低點)。
美聯儲也看好第二季經濟繼續擴張,主席耶倫22日在羅得島發表重要演講時說,由於預期經濟繼續擴張,所以很可能於今年下半年加息;不少經濟學家估計,如果第二季經濟像預期那樣有2%以上成長,今年9月可能是美聯儲加息的好時機。
美國經濟目前形勢微妙,主要是因經濟沒有主導性的力量支撐所致,而是受到眾多因素左右;在這個微妙形勢中,正面因素影響較大,所以經濟維持緩慢擴張。
耶倫22日的演講中罕有地承認,目前經濟情況很難預測,她只是憑經驗作估計,而她過去的估計也常有失誤。她的坦白正好反映經濟目前的微妙情況。
以下是影響經濟走勢的幾個重要因素。第一,冬季氣候和美西港口罷工。這兩個因素的負面影響,都發生於第一季,但已成為過去。天氣紀錄顯示,過去兩個冬天,是十年來最寒冷的冬季,因此嚴重影響2014和2015兩年第一季的零售業和新屋興建。
第二,消費者購買力。消費力推動美國70%的gdp,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受工資、房貸重貸和股市等影響;目前的形勢是,工資在停頓多年后開始上升,房貸重貸申請也開始活躍,股市持續攀升,也使消費者感到比以前富有,還有汽油跌價也讓消費者減少支出。
這些因素目前都成為消費的推動力,但利好的時間可能不會很長,因為美聯儲即將升息,升息直接影響到房貸;汽油價也可能因原油價格上升而回漲;股市已持攀升了六年,隨時可能作重大調整。
第三,油價。原油價格大跌,石油公司第一季對開采所作的投資大減48.6%,成為削弱第一季經濟增長的原因。
全國天然氣價格比一年前低了近1美元。1月份均價甚至低至2.03美元/升,創五年最低。經濟學家原本預期,低油價和天然氣將刺激家庭支出和促進經濟增長,至於因此給原油行業帶來的傷害則不值一提。
美聯儲耶倫去年12月曾稱,“低油價對美國家庭當然是利好的。這相當減稅,將增強家庭支出。”穆迪分析師lafakis也稱,低油價對美國經濟有益無害。
事實表明這一預期是完全錯誤的。
美聯社報導稱,自金融危機以來,低油價對經濟的影響已經消退了。相反,公司在鉆井平臺、原油管道和運輸原油的有軌車上的投入,則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因此,一旦原油下挫,能源公司開支縮減,美國經濟就不景氣了。
美國政府的報告稱,一季度美國在油井和生產設備上的投資驟降50%。高盛預期,因美國能源行業公司減少支出,三分之一的崗位將被削減。
2008年,原油鉆井興盛使美國原油產量增長近75%、天然氣產量增長30%。美國一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氣都生產的國家。當時能源生產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2個百分點,2000年時貢獻率甚至低於1%。
而近幾個月,美國工業下滑程度遠比預期嚴重。穆迪分析師lafakis承認,截至目前,油價下挫對美國經濟弊遠大於利。
第四,美元。美元持續強勁,美國貨品出口價格大升,貿易因此大受其害,這種負面力量使美國今年第一季gdp減少了1.9%。
gdp數據還顯示,稅后企業利潤銳減8.7%,是一年來最大降幅。連續第二季度下降。美元走強蠶食跨國企業獲利,油價回落由影響了國內企業的利潤。微軟、寶潔以及強生等跨國企業發出警告稱,美元走強將削弱公司今年的營收。
現在是奧巴馬政府調整美元政策的時候。
第五,升息。美聯儲很可能於今年下半年升息,升息幅度的大小將改變經濟形勢。升幅太大,將會殺掉房市;幅度太小,則防止經濟過熱的效果不彰。
今年4月,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增加了22.3萬。截至4月,就業已連續62個月增長,增長期創歷史紀錄,累計增加1230萬個工作崗位。失業率保持在5.4%,是2008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通脹水平目前仍然遠不及目標,但主要是受到能源價格低迷的拖累。今年4月美國通脹率僅為-0.1%。在此之前的兩個月,通脹率分別為-0.1%和0。
在經濟增長放緩而核心指標仍然表現出色的背景下,美聯儲正在等待時機,為確定加息時點尋找最後的證據。
美國經濟目前的微妙走勢,預料將維持一段時間,極可能維持至今年底,因為今年底前油價和美元等負面因素將出現變化,而升息的影響也逐漸消除;當這些因素出現調整后,經濟也就進入一個較明朗的情況。
總之,今年第一季出現的負增長,最惡劣情況已成過去,美國經濟將繼續維持緩慢擴張。
regions financial corp.首席經濟學家richard moody則表示,美國的經濟增速仍然相對穩健,但並不太令人滿意。他說,此輪復甦已經步入第六年,美國仍然沒有將經濟中的所有閑置產能吸收;當基本趨勢如此遲緩時,只要一點點阻力就可以攪亂全域。
- 經濟衰退疑慮未退 債券投資三「高」策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