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查反洗錢系統性缺失 有銀行違規或被罰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6-04 10:56
近年滙控(0005-HK)、渣打(2888-HK)等國際銀行,因反洗錢不力而在外國不斷惹官司,更要賠上巨額罰款,惟香港一直未有相關指控。不過,金管局昨(3)日表示,現正調查香港部分銀行就反洗錢措施上是否有系統性缺失。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透露,當局自去年開始審查,發現香港有多於一家銀行涉嫌出現系統性缺失,坦言「長時間來說都有機會(被罰款)」。
《星島日報》報導,自去年起,金管局發現部分銀行在反洗錢措施上可能出現系統漏洞,阮國恒稱,當局已引用法例啟動調查程序,若銀行被判定為有缺失,銀行可能會被譴責、整改甚至罰款,惟目前未有銀行被罰。阮國恒不便透露有多少銀行已經中招。他又指,由於調查一般要至少3至4年時間,相信今年好難有結果,強調當局一定會盡快完成。
根據2012年生效的《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金融機構)條例》,若銀行被判定因違反守則而造成反洗錢系統漏洞,將有可能被當局罰款1000萬港元,或是從違反所得的利潤或避免開支金額的3倍,罰金以最大額為準。換句話說,罰金並無上限,隨時高達數以億元計。
阮國恒強調,條例是檢查銀行有否出現系統性缺失,若銀行涉嫌參與洗黑錢,則屬於刑事案件,當局會交由警方處理。阮國恒稱,當局了解銀行需時遵循新例,故條例首年實施時,當局主力留意銀行如何遵循法例,因此第2年後才會見到條例的實際成效。
金管局助理總裁(銀行監理部)鄭發稱,由於國際間的反洗錢標準不斷提高,不少國際銀行集團都已跟隨,當局相當關注銀行的反洗錢措施,包括認識你的客戶(KYC)、保存記錄、可疑交易報告(STR)等,以確保沒有缺失。鄭發強調,反洗錢是重要工作,當局不斷有新技術、新工具以提升反洗錢效率,相信銀行亦有責任確保能追上趨勢。
近年多家國際大行如滙控、渣打因反洗錢不力而賠償巨款。2012年,兩家大行涉嫌「協助洗錢」,分別向美國政府賠償約20億美元(150億港元)和約10億美元(77億港元)。近日,有傳兩家大行再因國際足協(FIFA)高層懷疑貪污案件,被指涉及洗錢行動而展開內部調查,以配合美國聯邦調查局的行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