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房產

噴一噴那些傻貴傻貴的豪宅

鉅亨網新聞中心


今年,因為創紀錄數量的均價10萬+的產品入市,北京(樓盤)豪宅市場成了熱門話題,什么豪宅、頂級豪宅、超級豪宅聽得人暈頭轉向。當大部分人還沒弄清楚豪宅標準是誰說了算的時候,有些開發商已經默認我貴我貴我就是豪宅!

其實,今年最受關注的兩個項目融創農展館和萬柳書院,建委分別給批了15萬上下的平均價格,這也算是北京市場的標桿。因此,就有不少豪宅卯足了勁兒,認為能賣出20萬的價格,我就是北京最牛!


可笑的是,農展館項目在朝陽區絕版地段,萬柳書院也在海淀熱門板塊,所謂東富西貴。企業家富豪們會喜歡農展館的位置,退休的xx界領導們偏愛萬柳書院的氛圍,各取所需不衝突。但那些遠在五六環外,開車經過大片城鄉結合部才能到達的豪宅們,你們叫到20萬+的價格,這份自信從哪兒來?

這幾天熱議的孫河板塊某項目,建委批了48套房源,其中42套的價格在8-10萬元/平方米,剩下6套的價格則高達17-22萬元/平方米。於是,不少媒體紛紛跟進,北京豪宅突破20萬+,噱頭就有了,廣告打出去了。

這樣的頂豪,這樣的價格,其對於區域的作用基本就是給別家抬轎子。也許這個項目,在容積率和產品品質上有獨到之處,但周邊豪宅普遍均價7-8萬的環境下,要想說服有錢人以20萬的均價買房是不現實的。

當然,開發商也不是專門利人的道德模范,主要目的還是利己。畢竟高價的產品也就是6套,有了這個說頭,項目銷售就可以在賣剩下42套均價低於10萬的房源時,名正言順地用“北京最貴、品質最高”之類的措辭。

強行拔高產品逼格,以此帶動其他同批房源的去化速度,這只是業內慣用的一種營銷手段。畢竟,上述開發商是在2013年,孫河板塊熱度最高的時候搶下地塊,樓面價就很高,兩年后趁著豪宅扎堆,入市銷售,壓力也大。

尤其是在北京市場開始回暖的節點上,這時候手里有錢的購房者已經考慮很久買誰?所以,以最有效的方法找存在感是當務之急,畢竟到了明年,市場是什么樣的沒人猜得準。

無獨有偶,這幾天在深圳(樓盤)地產圈也曝出了一件雷人的事兒。某項目不同樓層戶型,從建委獲批的均價為4-7萬元/平米,但唯獨頂層叫價達37萬元/平米,創造了深圳新高。購房者直呼high過頭了。試問,哪個能接受37萬均價的超級富豪會住在均價低於10萬的社區里呢?

果然,深圳有關單位以備案價格不能反映實際價格水平為由,請開發商去喝茶,結果備案單價瞬間被砍掉20萬,變成了17萬。

所以,像兒戲一般隨意變動的最高價,尤其是幾套吊胃口的最高價,很大程度只是營銷手段,購房者沒必要當真。

當然,本文並不針對所有超高價樓盤,尤其是整批房源普遍高價的樓盤。像燕莎使館區某老牌豪宅,整個社區產品單純,賣了多年都是均價12萬元/平米,戶型統一都在550平米左右。只在最近,一次性甩出36套總價3.6-5億元的千平頂層四合院,沒有老板和老客戶介紹不給你看,這么任性,也是沒誰了……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