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房產

北京市政府第n次“被”搬通州 都是開發商搗的鬼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多年來有關“政府搬遷”的傳言,一直與通州樓市的起伏脈絡契合。

眼下通州正成為北京(樓盤)樓市回暖中的區域頭牌,原因不僅是媒體關於“北京6環房價頻現8萬+”的頻繁轟炸式報導,還包括幾天前,一則在通州流傳n次的傳說再次上演:北京市政府搬遷通州進入倒計時。


這次傳言源起於微信公號和自媒體圈,5月24日,微信公號“通州小兵”在一篇名為“【通州爆料】震撼!網曝北京市政府將落戶通州,十年傳言終成現實!”的文章里稱,“北京通州區政府預留地對於市政府東遷得到審批通過,即將開始動工建設,大約2017年底投入使用!搬遷地址在通州潞城東小營附近!”

隨后不少房地產自媒體公號都對此傳言做了轉載或后續報導,其中某微信公號大v在其文章中稱,已從多個獨立信源處獲得訊息,“北京市政府東遷一事已有初步結論,北京市政府遷往通州將成為大概率事件,而至於時間表,則處於‘完全可以預期’的狀態之下。”

北京市政府東遷,大概是這座城市最負盛名的傳言之一,其流傳時間之久可以追溯到10年以前。早在2004年,新修編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就圈出了11個新城,並要求重點發展通州、順義、亦莊3個新城,而當時的規劃專家們就曾建議過在通州建設新的中央行政辦公區,打造北京的“副中心”。

直到2012年,北京市政府才首次正式提出將通州打造為城市副中心,在政策導向和房地產開發商的熱炒下,有關“首都副中心”、“北京政府東遷”的訊息就一直籠罩著通州,特別是每當有高價樓盤入市時,這個傳言就會重新被熱炒一番。

界面新聞記者就此采訪了北京房協秘書長陳志,他表示雖然不了解細節,但並沒有聽說過有關市政府東遷的確切訊息或者證據。在他看來,傳言中涉及的產業或企業的導流更為可能,而政府機構遷址,因為要涉及到人員及原有資產變動處理的問題,短期來看並不現實。

據大智慧(601519,股吧)阿思達克通訊社5月20日訊息稱,《北京城市副中心行動計劃》或於6月公布,通州將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路線圖”,包括“一核五區”、交通設施規劃、商業文旅、醫教等領域的重點項目清單。

伴隨這則傳聞而來的,是近期通州某項目獲批8萬元以上預售單價的訊息,在一些微信公號的文章中,這被看做通州樓市火爆的象征,“北京6環房價頻現8萬+”的文章一度刷屏朋友圈。不過在陳志看來,個別項目獲批高價,並不能代表整體區域樓市的好壞,具體情況還得以詳細的成交數據來判斷。

傳言往往都被利益裹挾,兩個訊息湊在一起出現並非巧合,事實上細數過往有關“北京市政府東遷”的傳聞,幾乎每一次都與通州樓市的起伏有關,或配合開發商高價盤入市,或為整個區域房價上漲做預熱。

中原地產統計數據顯示,通州樓市整體價格在今年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上漲趨勢,截至5月25日,已簽約新建商品房住宅合計2878套,成交均價為22226元/平方米,同比上漲2.3%。2009年,因為cbd東擴和通州建設現代化國際新城的概念,通州僅用一年時間將讓均價從5000元/平方米飆升至3萬元/平方米。盡管在隨后樓市的整體變化中時有起伏,但區域均價在近年來始終維持平穩上升態勢。

作為北京惟一一個與天津(樓盤)、河北都同時接壤的區縣,在京津冀一體化的語境下,通州對北京建設國際化大都市有著重要的意義。但這個區域一直被媒體稱為“睡城”,雖然商業配套設施正在加速完善,但產業卻長期缺位。有媒體甚至直接寫道,在通州,除了房地產企業外,你幾乎找不到其他任何一家上市公司。

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通州區的人均gdp排在北京所有區縣的倒數第三名,僅高於昌平區和延慶縣,是人均gdp最高的西城區的六分之一,不到大興區的二分之一,不僅低於市區,而且還低於密云、門頭溝等遠郊山區區縣。

但在這樣的人均gdp背后,卻是房價領漲和房地產項目遍地開花。2003年,八通線正式通車,軌道交通的連接讓通州迅速成為房地產開發商的熱土,當時通州商品房新開工面積達252.1萬平方米,是北京全市增速的6.8倍。從那之后通州的住宅開發一路狂飆,在2009至2011年間,通州供應了345萬平方米的土地,占北京市土地總面積的12.6%,住宅樓面價迅速從千元邁入萬元。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