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陶冬專訪之一》中國經濟走出泥沼關鍵,需要一定量寬

經濟通新聞 2023-12-18 15:14

  《經濟通通訊社記者俞瑾18日報道》中國經濟2023年「保5」無懸念,最新舉行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提出「以進促穩」,惟A股、港股積弱難返,如何解讀此「溫差」?經濟學家陶冬博士接受專訪時就指,今年的GDP增長基本是在「小循環」裏完成,惟沒有給更大的經濟實體帶來較強勁的乘數效應。他強調,怎樣改變消費者的收入預期,是這一次經濟何時走出泥沼的關鍵和核心。

 

*三張「資產負債表」需修復*

 

  陶博開宗明義稱,市場上很多人都認為「今年看錯了市」,那麼到底錯在哪裏?皆因中國經濟的一個核心問題,是三張「資產負債表」需要修復。第一張是地方政府的資產附加表,由於地

方政府抗疫期間核酸測試等花錢不菲,再加上賣地收入大幅度減少,使得其財政舉步維艱;第二張是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因企業未如歐美企業般獲政府直升機式撒錢,另一方面卻必須維持薪酬等支出;第三張是消費者的資產負債表,疫情之後降薪變得愈來愈多,房價只漲不跌「信仰」破滅,大家對非剛需大宗消費更加謹慎。

  他續解釋,政府除了很多政策,但未帶來可持續的、全面的經濟復甦,原因之一是,政府有一個出發點,就是把老百姓疫情期間的超額儲蓄從銀行裏面擠出來,變作消費來帶動經濟增長;但不同於美國人的超額儲蓄來自政府直升機式撒錢,中國人的超額儲蓄是「保命錢」,當對未來前景有疑惑的時候,往往更傾向於捂住錢袋子而不是花錢。

 

*歷陣痛屬必須,需一定量寬*

 

  那麼如何真正提振信心?陶博認為,中國經濟已經有二十年只有上行周期,沒有下行周期;信用過去二十年一直是在增槓桿的情況運行,當經濟下行的時候,出現一些去槓桿是非常合理的,這是目前必須要經歷的陣痛。這個問題,美國、歐洲和日本都遇到過。

  不同的是,美歐通過一些貨幣擴張,拉起金融資產價格的V型反彈,之後經濟慢慢復甦,而日本的做法截然相反,「中國可能到最後,也需要在信用擴張上面做一些事情」。他強調,目前

必須修復消費者的資產負債表,令他們的收入預期出現改變,是這一次經濟何時走出泥沼的一個關鍵,一個核心,「我個人認為中國需要有一定的量化寬鬆」。

 

*擴流動性,勿忘結構性改革*

 

  中央政治局會議明言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明年赤字率隨時「坐3望4」,會否帶來通脹走高等反效果?對此,陶博表示,美歐的教訓,不是在經濟極度艱難的時候印鈔票,而是經濟恢復之後,仍像吸了毒一樣不願意戒掉,以至後面的問題愈演愈烈。

  他稱,擴張一些流動性完全可以,但之後還是要做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中國經濟未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能不能夠最終維持全球競爭力和欣欣向榮環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之後的結構

性改革,「那麼在這個問題上面,我還是持樂觀態度的!」

 

去片:https:╱╱youtu.be╱d_w1iebqhYw

 

*本篇專訪內容所表達的純屬個人觀點,不代表所在機構的官方立場和預測,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明天(19╱12)預告:美息與經濟,前瞻美國息口及經濟能否軟著陸,萬勿錯過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