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李小加:將從三個方面推進商品領域互聯互通

鉅亨網新聞中心


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20日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2015亞洲年會上表示,期望商品市場也能像股票市場一樣,被納入滬港通所開創的共同市場里,與內地實現互聯互通,目前主要考慮從流量和產品相結合、國際的流量和境內的流量有機地結合、中國境內現貨市場和國際期貨市場充分地銜接等三個方面推進商品市場的互聯互通。

李小加說,商品互聯互通就像人民幣國際化、資本市場國際化一樣是一個大的概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在著手做了。商品市場的互聯互通跟股票市場的互聯互通有很大的相似性和很大的差異性。最主要的相似性就是同樣是兩地的市場,國際市場和內地市場無論是制度上、交易結構上,還是交易習慣上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差異又都是屬於需要也必須由交易所、清算結算公司、監管當局共同努力消化解決的,使得制度上的差異不影響兩地市場的互聯互通,就是不影響中國投資者的對外投資習慣,同時又使得國際投資者能在中國投資得比較順利。


“比較大的不同就是股票市場大家比較容易理解,股票市場是千家萬戶老百姓(603883,股吧)大家都比較明白的,是一個大眾市場,而商品市場是一個小眾市場,它是個規模巨大的市場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隨便參與的,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市場。因為它是一個衍生品市場,衍生品市場主要是為了規避風險、管理風險和對沖的工具,所以它對監管者來說,更具挑戰性,需要思索,所以說這兩個不同的互聯互通我們要慢慢來。”李小加說。

在商品市場的互聯互通具體怎么做方面,李小加說,主要考慮三個問題,一是如何境內的產品有沒有可能和國際的流量接到一起,或者把國際的產品有沒有可能接到境內的流量上;第二個是有沒有可能把國際的流量和境內的流量有機地結合起來,因為不同的流量的交易才能產生巨大的交易機會;第三個問題就是能不能把中國大宗商品生產資料的現貨市場和國際期貨市場充分地銜接,這樣中國作為一個大宗商品的進口國,它的現貨市場的生產、銷售、消費、交易,都在國際市場上得到充分的價格管理和風險控制,產品和流量結合,流量和流量結合,現貨和期貨結合。

“期貨市場最重要的是服務實體經濟,中國在各個領域有巨大的現貨市場,這些現貨市場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夠真正地被期貨化,就是能夠用期貨產品來對沖現貨交易、生產的需求。國際的期貨市場是以現貨市場為基礎發展出來的,在發展出來之后服務現貨市場,中國今天的現貨市場還需要有大量的發展,特別是在倉儲、倉單的管理和整體流通領域,這些方面都需要大規模的建設,而建設的目的是把這個市場更加地標準化,更加地安全,讓銀行更安全地融資,錢和貨充分地結合以后,就會發展很快,這個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長期的努力。港交所作為一個國際期貨交易所,特別是在基礎金屬上具有全球領先地位,有責任、有意愿也有能力在這方面進行努力。”李小加說。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