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聞》金監總局遭冒名行騙,發文澄清「不直接辦金融業務」
經濟通新聞 2023-07-12 10:21
《經濟通通訊社12日專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今日在網站發布提示,指近期有不法分子冒用金監總局及其他金融監管部門名義或者冒充相關工作人員,通過電話短信、快遞信函、互聯網等渠道,打著「P2P清退回款」「消除不良徵信」「受理投訴」「理賠退費」等旗號,利用部分金融消費者急於解困、挽回損失、自證清白等心理特點進行詐騙。金監總局列出相關詐騙手法,提醒廣大金融消費者提高警惕,增強反詐意識和識別能力,保護好個人信息和財產安全。
金監總局強調,金融監管部門不直接辦理金融業務,也不會與消費者有任何資金往來。金融監管部門從未設立或者授權設立P2P、投資理財等「回款渠道」,不會通過QQ群、微信群、交易平台等面向社會公眾開展資金清退工作。金監總局呼籲消費者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又提醒消費者選擇正規機構的合法金融服務。如有借款、理財、保險等金融需求,應通過具備相應業務資質的機構獲取金融服務。切勿盲目相信陌生來電、短信、廣告傳單、社交媒體等非正規途徑推銷的「低息快捷」「免抵押擔保」貸款業務及「保本高收益」理財產品等。
*勿與陌生人共享屏幕,不輕信網上自稱「網警」*
金監總局並提醒消費者加強個人信息保護,謹防信息洩露。對於不明來源的「內部消息」以及非官方渠道發布傳播的信息,要仔細辨識,妥善保管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及密碼、驗證碼等重
要信息,不點擊不明鏈接或者下載不明App,不與陌生人共享屏幕,審慎對外提供個人信息,避免因信息洩露造成財產損失。
此外,應通過官方渠道合法合理維權。因金融產品或者服務問題與金融機構發生爭議的,消費者可優先選擇金融機構公布的官方投訴受理渠道進行處理;未達成一致的,可向當地金融糾紛調解組織申請調解或者向金融監管部門反映。切勿隨意點擊或者打開陌生人發送的所謂「官方投訴鏈接」。
一旦遭遇詐騙或者發現涉嫌違法犯罪線索,消費者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反映有關情況,不可輕信網絡上自稱「網警」「黑客」等組織或者人員,避免再次受騙。同時,注意留存證據,積極提供線索,配合公安機關案件偵查,盡力挽回損失。(sl)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