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專家:台灣政局若變化 和平主軸不可逆 習朱會助新形勢調整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5-04 09:59


图片说明

2012年10月謝長廷到福建祭祖,特地繞道至廈門大學台研院,與大陸智庫座談。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昨(3)日在上海舉行,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率團與會,並於今(4)日在北京與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會晤,這是自2009年後國共兩黨新一代領導人的首度握手。外界普遍關注,「習朱會」能否為兩岸關係帶來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深遠影響?大陸著名兩岸問題研究學者、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教授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獨家專訪表示,朱立倫到訪大陸,這是國共兩黨多年來所建立的「常態」,應用平常心看待。兩岸交往朝制度化、穩定化,且更加可靠、安全、體面、有尊嚴的方向發展,是雙方要延續且不可逆的任務。

香港《文匯報》報導,今年適逢「胡連會」10周年,剛剛從南京參加完研討會,劉國深短暫回廈門後,旋即赴上海參加第10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並擔任青年與基層組專題主持人。劉國深表示,10年前的「胡連會」確立了國共兩黨合作的政治基礎,對兩岸關係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當年提出的「五項願景」大部分已經取得明顯成效,兩岸民眾是最大受益者。兩岸和平雙贏、良性循環的目標已初步達成。

「我常說,比起韓朝關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經令國際社會廣泛稱羨。兩岸人民該偷着樂才對。」劉國深說,國共兩黨制度化溝通平台,為兩岸和平發展奠定重要基礎。即使民進黨在台執政,也無法擺脫國共合作的強有力制約。

劉國深坦言,兩岸之間的結構性分歧和矛盾不容易在短期內解決,面對「和平協議」與「政治定位」等敏感、難度大、條件不成熟的方面,雙方都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更大的空間。想清楚了再去做,不能着急。

去年以來,台灣島內政治環境丕變。「太陽花學運」,使兩岸制度化協商受到嚴重影響;「九合一選舉」,更令國民黨陷入空前的執政危機,也令兩岸和平發展的不穩定因素陡增。

在劉國深看來,台灣藍綠消長將如同潮汐一般,這就是台灣政治的新常態。應該充分認識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長期性和複雜性,「兩岸的事情是不能夠着急的」。彼此40、50年的隔閡要在10年內走完,「着實強人所難」。

劉國深認為,兩岸關係的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已經發生着深刻的變化,兩岸正在從經濟、人文、社會政治方面的調試中轉型。因此,無論是「深水區」抑或「淤泥區」,面對兩岸複雜多變的形勢,再生動的描述都「有失偏頗」。

他直言,國民黨重新執政8年來,在兩岸公權力部門的協調溝通、對話及人脈關係方面,為2016之後的兩岸關係打下基礎。一旦島內執政黨發生變化,的確可能使此前建立的政治互信、制度性安排,難以得到落實。但劉國深相信,國共兩黨經過多年交流交往,民進黨即便上台亦不能忽視如此強大的力量聯合,而為所欲為。「如何更好的利用它(制度化協商),而不是破壞它,對綠營更加重要。」(接下頁)

[NT:PAGE=$]

图片说明

劉國深擔任昨天舉行的第十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青年與基層組專題主持人。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國共論壇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將於5月4日在北京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劉國深昨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指出,近期台灣內部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國共兩黨領導人會面有助於雙方對新形勢作進一步溝通與及時調整,也有助於使得兩黨之間未來更多的交流。

劉國深並表示,兩岸之間的交流如果是靠沒有代表性的個人、團體去做,實際效果遠遠不如有代表性的政黨。

劉國深認為,國共兩黨在海峽兩岸都是非常有代表性、有行動力的政黨,由這兩個政黨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是最有效的。「在連戰登陸以來的十年推動下,兩岸關係取得了長足進步,長期堅持下去,兩岸關係發展會順利一些。希望此次雙方可以借國共論壇加強溝通,對鞏固深化兩岸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基礎提出比較切實可行的辦法。」

劉國深表示,政黨交流歸根結底是為了民眾利益,國共兩黨雙方需要共同努力,進一步相互支持,彼此溝通,更加切實有效地擴大基層民眾的受益面和獲得感。

劉國深表示,大陸方面希望與台灣各界人士都能展開密切合作,國共兩黨的交流會帶動台灣各界人士與大陸開展更加有效的對話,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有觀點稱,兩岸關係已變成國共關係,國民黨壟斷台灣與大陸的交流。對此,劉國深指出,國共兩黨開展關係有共同的政治基礎,雙方不可能只是解決兩黨關係,更多的還是要解決兩岸社會的問題,否則便沒有代表性,得不到民眾支持;國民黨現在也壟斷不了和大陸之間的交流,兩岸交流豐富多彩,並不是只有國共。

目前為止,民共兩黨之間黨際交流還未展開,劉國深認為,這對民共兩黨關係發展不利。希望兩黨能夠找到共識,展開對話。「如果民進黨可以和大陸建立起比較好的關係,那兩岸關係就會走向良性循環,和平發展的進程就能夠加快。民進黨應展現出責任意識,思考如何真正維持兩岸關係現狀。」 

細數過去20年,劉國深認為,兩岸關係前進多、後退少。即使在看似緊繃的2000年至2008年,兩岸也在澳門舉辦了「小兩會」的協商,達成包括春節包機、廈金「小三通」在內的多項協議。

劉國深研究台灣問題26年,早在2009年就提出用「球體國家理論」看待主權和兩岸的政治分歧,在兩岸學界眼中「視角很超前」,「知己」亦遍布島內藍、綠陣營。

「即使綠營執政,也要用辯證法來看待。」他認為,民進黨大佬如謝長廷此前的兩岸論述,不乏彈性說法與務實主張,比如「兩岸要以創意尋求特殊關係,如一個架構或特殊框架」、「兩岸和平基本架構要法制化」、「不能為意識形態不管兩岸緊張」等等。因此,面對2016年的兩岸形勢,劉國深認為可以用「不太悲觀」四個字來歸結。

他稱,大陸不排斥民進黨提出兩岸新論述。「只要是大陸方面能接受的表達,可以不拘泥於『九二共識』,甚至提出超越『九二共識』」。劉國深強調,大陸已經不是十年前,更不是二十年前的樣子了。隨着在兩岸和國際上政治地位的大幅提升,大陸已大大增強了處理兩岸事務問題的自信心,也鞏固了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的主導地位。「民進黨若能將兩岸關係不利的因素壓到最小,把有利的因素放到最大,兩岸和平發展方能『行穩致遠』。」(接下頁)

[NT:PAGE=$]

2000年到2008年陳水扁執政時期,曾令美國方面頗感棘手。一旦2016年蔡英文上台,對美國來說是否又多了一件麻煩事?

劉國深表示,美國在國際戰略上的考慮,首先是美國整體利益。陳水扁執政期內,多次提出「台獨」主張,兩岸關係緊張敏感,也令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表態成為焦點。但一直以來美國並不喜歡台灣問題成為中美關係的優先議題。因此,對於蔡英文的表現,美國目前顯然還在觀望。同時,隨着中國大陸在國際事務中話語權的增加,美國在台灣問題的態度上,對大陸的關切勢必相對傾斜。而針對台灣問題,中國有自己的立場和感受,我們也呼籲美方可以關切中國大陸的需要,進一步減少誤判,累積互信。

2016年台灣領導人換屆選舉倒計時9個月,民進黨內蔡英文「一個太陽」的勢頭已無爭議,而國民黨「領頭羊」卻遲遲未決,藍營強棒何在?

劉國深指出,蔡英文作為一個從來沒有地方從政經驗,也沒有贏過任何一次選戰的人,其實並不能說實力滿滿。藍營方面,王金平很容易受到攻擊,造成黨內分裂,且他志亦不在大位,絕非強棒。而朱立倫參選意味着新北市必須重啟縣市長選舉,那麼國民黨執政版圖再丟一席變數增大,反而被動。其實,副主席吳敦義也在「鴨子划水」,但他不缺經驗缺論述,有待觀察。此外,亦不能排除宋楚瑜輔選,宋應該是國民黨目前急需團結爭取的對象。

劉國深直言,現階段台灣社會內部的風向和氣流都不對,此時匆忙提出候選人,亦非良辰。他說,藍營在執政版圖上遭遇的大洗牌,雖然使學界亦對台灣的政治發展走向感到憂心,但最終問題出在台灣內部資源再分配,不能扭曲為島內青年群體反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國民黨在等待一波新的『熱帶氣旋』,再度贏回民心。」

图片说明

劉國深表示,福建自貿區的對台政策,同服貨貿都有相關性。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以對台產業轉移融合為主要優勢的福建自貿試驗區,於4月21日正式掛牌。雖然自貿區是針對一切外資同等開放,但擁有距離成本,人文優勢,及常年在大陸布局布樁,產業支撐力雄厚的台商和台資企業來說,無疑是利好重重。面對服貨貿不停延宕對台灣的影響,劉國深呼籲台灣不必自我放棄,若不珍視自貿機遇,島內經濟復甦將難上加難。

「誰不想一錘子買賣,一口氣通過服貨貿。」劉國深說,服貨貿在程序上通不過,使台灣經濟貿易自由化決心備受質疑。但「辦法總是比困難多」,福建自貿區所給出的對台政策,同服貨貿都有相關性,兩岸各部門都可以採取「繞道服貨貿」變通的方法,急台灣經濟之所急。而台灣方面也應珍視此經濟復甦前行的機會,一舉擺脫窘境。

「現在當務之急是台灣和福建自貿相關部門密切溝通,用自身力量影響福建自貿區的主觀設計。」他認為,台灣大可不必自我放棄,相反,應更加用心探索自貿紅利。他將福建自貿區解讀為,大陸考慮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設定一個照顧台灣各界各階層的「支點」。「大陸是打『明牌』的,想通過兩岸經濟發展和產業轉移讓台灣民眾過得更好,從而在藍綠兩黨之外,提供第三個選擇。」

劉國深,福建省龍岩人,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教授。兼任全國台灣研究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著有《李登輝時代台灣政治文化的變遷》、《台灣政治文化「脫中國化」現象芻議》等兩岸專論。2009年「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中,其提出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兩岸之間的多次危機源於一個球體的某一部分試圖隆起為一個單一的「球體」,違反了國際法這一主權球體的運行規則,引發行星運行的震盪的「球體國家理論」,以新的視角來看待主權和兩岸的政治分歧,在島內引起了強烈反響。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