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敲定防衛方針 擴全球合作 鎖定釣島針對中國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日敲定《美日防衛合作方針》18年來首次修訂細節。圖為美日早年軍演。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6日抵達美國,展開為期8日的訪美之旅。與此同時,美日兩國外長和防長昨(27)日於紐約舉行安全磋商委員會(2+2)會議,敲定《美日防衛合作方針》18年來首次修訂細節,為安倍今(28)日與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會談作準備。雙方計劃把自衛隊和美軍合作擴至全球規模,《方針》除了反映安倍政府解禁集體自衛權,還列明共同應對釣魚島的「防衛」,針對中國。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美日防衛合作方針》是安倍訪美之行重點議題,為日本企圖擴大自衛隊安保責任鋪路。上一次修訂方針是在1997年,當時聚焦一旦朝鮮半島爆發衝突,日本自衛隊能為美軍提供後勤支援。
共同社報導,新《方針》將成為促進自衛隊擴大在日本和海外活動的「重要轉機」,與美國的合作將不僅限於亞太地區,還將包括太空及網絡空間合作。《方針》還將列舉日美安保法案中稱為「存亡危機事態」和自衛隊行使集體自衛權的事例,包括攔截彈道導彈、停戰前的海上掃雷、美國艦船護衛等。
若在朝鮮半島等周邊地區,發生「對日本和平安全有重要影響事態」,自衛隊活動更可不受地理限制。新《方針》也將增加「平時」及「日本有事(武力攻擊事態)」,合共分為四類事態。其中「日本有事」事態提升對中國的威懾力,將規定島嶼防衛共同作戰及日美職責分工。新《方針》還將首次規定美國行使武力時,須與日本事前協調。除了列明維持美國核威懾力及美軍前方部署,還將規定此前僅限突發事態下啓動的日美協調機構,在平時也發揮作用。
普林斯頓-哈佛中國與世界研究項目研究員黎雅澹最近撰文指出,安倍為抗衡中國的軍事力量,或要求美國保證一旦中日發生衝突,美方將支援日本,此舉料觸怒中國。東京昨晚有數百人在首相官邸前集會,抗議修改方針,有示威人士表示,堅決不能把日本再次變回戰爭國家。
日本執政自民、公明兩黨昨日在國會召開安保法制執政黨磋商會,兩黨就政府與方針修訂工作同步制訂的的安保相關法案達成實質性共識。日本政府在執政黨磋商上出示寫入相關法案解釋標準的有關自衛隊活動的統一見解,在應對朝鮮半島有事的《周邊事態法》修正案中,決定放棄遵守前首相小淵惠三的國會答辯,明確不再對自衛隊的派遣目的地設限。小淵當年在國會答辯中,表示「不考慮派遣(自衛隊)至中東或印度洋」,被視為對自衛隊活動地理限制的依據。
英國《金融時報》前日發表社論指出,美國把安倍當作朋友,然而美國不應該不計代價地支持安倍,尤其在對華關係上,華府不要讓人感覺希望把日本作為遏制工具。若美日被視作聯手制華,北京可能認為這證明沒有和平途徑可實現中國的正當抱負,中國發起的亞投行受美日抵制正是一例。
美國國務卿克里(左二)昨在波士頓家中款待安倍晉三(右二)、其妻昭惠(左一)和,及外相岸田文雄(右一)。 圖片來源:法新社/香港明報
香港《明報》報導,安倍啟程前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表示望藉今次行程傳遞日本「重新發掘動力、恢復強勁增長及比以往更積極為推動地區與全球和平繁榮作貢獻的意願」,同時傳遞「美日不可動搖的聯盟將繼續推動亞太地區和平繁榮」信息。
安倍訪美期間將享有通常只有王室或國家元首才有的待遇,包括有300名賓客參加為他舉辦的白宮國宴。安倍周二會在白宮與歐巴馬會晤,商討泛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係協定(TPP)等議題。周三在美國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上發表演說是他整個行程的重頭戲,他在出發前向記者表示,演說重點放在面向未來的日美關係,至於他對日本二戰歷史的表態亦備受關注。
《方針》大擴自衛隊活動範圍:
■自衛隊可在中東霍爾木茲海峽等水域執行掃雷任務
■在聯合演習或聯合巡邏時,為美軍軍機或船隻護航
■擊落任何射向美國的彈道導彈,保護任何正防衛日本的美國神盾軍艦
■為身處全球任何角落的作戰中美軍提供物流支援,包括南海地區
■為執行空襲任務的多國聯軍提供彈藥、燃料
■透過日本彈道導彈防衛傘,保護美軍在亞洲所有基地及軍事設施
資料來源:香港文匯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