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巴菲特看到機會

理財周刊 2022-05-13 09:49

文.洪寶山

聯準會 FOMC 利率決策會議前後經常會出現股市的重要轉折,五月四日上漲 + 2.81%,創 44 年來最強勢的 FOMC 議息會議行情,原以為多頭至少可以反彈個幾天,怎知,五月五日下跌 - 3.12%,不僅完全回吐前一天漲幅,創下今年單日最大跌幅,而且連跌三天。

 

美國股債雙殺 25 年來僅三次

在過去 25 年間,只有兩個交易日曾經發生過像五月五日標普 500 指數期指跌 - 3% 的同時,十年期美債期貨跌 - 1% 的股債雙殺走勢,分別是 2008 年 10 月 9 日和 2020 年 3 月 18 日,這不是一個好的訊號,代表積極型投資人與保守型投資人都在加速獲利了結、出脫倉位。尤其是代表科技股的那斯達克指數今年跌了 - 22.37%,領先創 11990 點新低,聯準會升息、美債殖利率攀高,成長性的科技股首當其衝成為減碼的標的。

前後不到二十四小時,投資人對於聯準會的單次升息三碼不在積極討論的議題內的態度,出現先樂觀、後悲觀的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投資人拆穿了聯準會的障眼法,即使不一次性升息三碼,未來兩次會議加息二碼也很夠鷹派的,於是在十年期美債殖利率站穩 3%、美元指數創 104.11 點新高,繼續朝 115-120 點前高壓力區挑戰,資金持續流出美股。

 

巴菲特吐金言 通膨騙了大家

自今年一月以來,標普 500 指數的平均跌勢持續了 2.3 天,為 1984 年以來最長的一年,而下跌後的回報率為 - 0.2%,是三十五年來最糟糕,2022 年儘管才過去了四個多月,但已經成為幾十年來美股抄底買家最痛苦的一年,這一切都跟通膨居高不下有關。

不久前才剛結束的波克夏.海瑟威股東大會上,股神巴菲特提到通膨,認為通膨「騙了所有人」,他說:「通膨欺騙債券投資人、欺騙那些把錢藏在床墊下的人─通膨幾乎欺騙了所有人。」巴菲特認為投資自己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和投資出色的企業,是對抗通膨最佳解方,並認為指數基金 (ETF) 是最適合的投資標的。

 

馬斯克出豪語 要買可口可樂

巴菲特以可口可樂為例:「若你投資可口可樂,你將在二十年後獲得一定比例的勞動力,並在五十年後為你的產品獲得部分勞動力,此時價格的變化沒有任何區別。」上述這段話相信很多人都有追蹤到,但贏家跟輸家的差別就是,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巴菲特講完沒幾天,全球首富馬斯克發出豪語:「我要收購可口可樂,我要把古柯鹼加回去。」

當時市場才剛揣測完馬斯克收購推特的動機與目標,沒來得及細想收購可口可樂的目的,但比對巴菲特的通膨言論,原來馬斯克聽進巴菲特的忠言,準備收購巴菲特最喜愛的企業─可口可樂,來對抗這場四十年來最高通膨壓力。1930 年出生的巴菲特,正好是大蕭條的年代,也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與 70 年代的停滯性通膨,是真正戰勝戰爭與通膨的成功投資人,於是市場想搭巴菲特的便車,試著從第一季的持股找尋「抗通膨」概念股。

 

股神押石油股 示範逆勢操作

今年第一季標普 500 指數下跌 - 8.99%,巴菲特利用別人恐懼、急於逃離市場之際,再次逆勢操作大買超過 510 億美元的股票,包括雪佛龍、惠普和西方石油公司,很明顯的,巴菲特重押石油股,於 2020 年第三季度首次買入雪佛龍,截至 2022 年第一季財報顯示,波克夏對雪佛龍的投資為 259 億美元,相當於持有約 1.59 億股,較 2021 年第四季持有約 3800 萬股、價值 45 億美元的持倉大幅上升,雪佛龍已經成為波克夏第四大倉位。

今年三月頭兩周內收購了西方石油流通在外股 14%,累計達到 1.364 億股的流通股份,總價值約 72 億美元,波克夏股東會之後,巴菲特在五月二日和三日以每股 56-58.37 美元的價格買入西方石油公司約 590 萬股股票,總金額超過 3.3 億美元。原本西方石油公司只有 60% 的股票可以流通,但如果將擁有西方石油大量股份的 ETF 計算在內,實際上波克夏持有的股權更多。也就是說,加上一百億美元的西方石油優先股,波克夏在石油行業的部位已經超過四百億美元。

 

華爾街不看好 經濟能軟著陸

回顧 1973 年和 1979 年爆發兩次能源危機,第一次能源危機中,國際油價上漲三倍;第二次能源危機中,國際油價又上漲了一倍多。原油價格的上升,墊高了企業的成本,是停滯性通膨的重要原因,但是更少不了 60-70 年代的貨幣超額供給,這兩個條件正好藉著 COVID-19 疫情與俄烏戰爭都重現了。

而且比 70 年代的滯脹更複雜的情境是,現在多了美中地緣政治摩擦下的供應鏈瓶頸與脫鉤問題,甚至再把中國大陸堅持的「動態清零」防疫政策算上,所以巴菲特重押石油股的背後暗示,正是華爾街普遍不看好聯準會能夠讓經濟軟著陸的觀點。

 

 

來源:《理財周刊》1133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理財周刊






Empty